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原文_翻译及赏析
点绛唇十首
点绛唇·厚地高天
近·王国维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点绛唇·高峡流云
近·王国维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沍。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清·龚自珍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清·陈维崧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清·纳兰性德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明·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点绛唇·长安中作
金·元好问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桃源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金谷年年
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的词
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晏几道
湖上西风,露花啼处秋香老。谢家春草,唱得清商好。
笑倚兰舟,转尽新声了。*波渺,暮云稀少,一点凉蟾小。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明日征鞭,又将南陌垂杨折。自怜轻别,拚得音尘绝。
杏子枝边,倚处阑干月。依前缺,去年时节,旧事无人说。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留人住,淡*微雨,好个双栖处。
碧水东流,漫题凉叶津头寄。谢娘春意。临水颦双翠。
日日骊歌,空费行人泪。成何计。未如浓醉。闲掩红楼睡。
周邦彦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柳汀莲浦。看尽江南路。
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空回顾。淡*横素。不见扬鞭处。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保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朱淑真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保。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陈子龙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陈维崧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纳兰性德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寇准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晏殊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一曲呈珠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韩琦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王安国
秋气微凉,梦回明月穿帘幕。井梧萧索。正绕南枝鹊。
宝瑟尘生,金雁空零落。情无托。鬓云慵掠。不似君恩薄。
王安礼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
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魏夫人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疏柳。隐隐芜城漏。
苏轼
我辈情锺,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馀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搵。拭尽残妆粉。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麽。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红杏飘香,柳含*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何处。芳草迷归路。
舒氏
独自临池,闷来强把阑干凭。旧愁新恨。耗却年时兴。
鹭散鱼潜,*敛风初定。波心静。照人如镜。少个年时影。
舒亶
紫雾香浓,岁华风转花随辇。洞天云暖。一片笙歌远。
水殿龙舟,忆侍瑶池宴。闲庭院。梦回春半。雪鬓无人见。
米友仁
浩渺湖天,酒浮黄菊携佳侣。澹*疏雨。去鲁方怀土。
倾盖相逢,引满哦奇语。山围处。兕觥频举。不醉君无去。
向子諲
绿水青山,一轮明月林梢过。有谁同坐。妙德毗卢我。
石女高歌,古调无人和。还知麽。更没别个。且莫分疏破。
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披衣得坐。无佛众生我。
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还知麽。就中两个。鼻孔谁穿破。
不昧本来,太虚明月流辉过。令行独坐。高下都由我。
玉轸无弦,谁对秋风和。还知麽。老庞一个。识得机关破。
折脚铛中,二时粥饭随缘过。东行西坐。不识而今我。
坏尽田园,终日且婆和。还知麽。锥也无个。肘露衣衫破。
不挂一裘,世间万事如风过。忘缘兀坐。皮袋非真我。
随色摩尼,朱碧如何和。还知麽。从来只个。千古扑不破。
荆棘林中,浪夸好手曾穿过。不起於坐。畐塞虚空我。
问路台山,婆子随声和。还知麽。石桥老个。些子平窥破。
春浪桃花,禹门三尺平跳过。*生不坐。变化须归我。
山起南云,白雨声相和。还知麽。点点真个。块土何曾破。
脱落皮肤,故人南岳峰前过。只知闲坐。千圣难窥我。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还知麽。锦鳞没个。莫触清光破。
绿水池塘,笑看野鸭*过。正当呆坐。纫鼻须还我。
尽日张弓,许久无人和。还知麽。难得全个。不免须明破。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寄情高远。不与凡尘染。
玉立峰前,闲把经珠转。秋风便。雾收云卷。水月光中见。
无热池南,岁寒亭上开新宴。青山芳甸。尽入真如观。
举酒高歌,人在秋天半。晴空远。巷江影乱。何处飞来雁。
病卧秋风,懒寻杯酒追欢宴。梦游都甸。不改当年观。
故旧雕零,天下今无半。*尘远。泪珠零乱。怕问随阳雁。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
忆着酺池,古塔*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莫问重阳,黄花满地须游宴。休论夷甸。且作江山观。
百岁光阴,屈指今过半。霜天晚。眼昏花乱。不见书空雁。
春蕙秋兰,断崖空谷终难近。何如逸韵。十里香成阵。
倾盖论交,白首情无尽。因君问。新声玉振。更觉花清润。
璧月光辉,万山不隔蟾宫树。金风玉露。水国秋无数。
老子情锺,欲向香中住。君王许。龙鸾飞舞。送到归休处。
明月山头,古香吹堕青林底。世情无味。伴我千岩里。
诗老风流,也向花留意。歌新拟。调高难比。半坐分君醉。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使君归去。已近沙堤路。
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江天暮。离歌轻举。愁满西山雨。
向滈
屈指新冬,肃霜天气重阳后。授衣时候。兰菊香盈袖。
此日生申,维岳锺神秀。倾名酎。篆添金兽。共祝如椿寿。
蕙怨兰愁,玉台羞对啼妆面。懒匀香脸。不放眉峰展。
幽恨谁知,锦字空传远。何时见。为郎肠断。不似郎情浅。
张孝祥
秩秩宾筵,玉潭春涨玻璃满。旆霞风卷。可但长安远。
夏木成阴,路袅薰风转。空留恋。细吹银管。别意随声缓。
韩淲
竹隐高深,夏凉日有清风度。苎衣绳屦。鹤发空相顾。
翠扑流*,又向溪翁去。青山路。要当同住。长占无尘处。
银笔金花,断肠有句闲挥扫。又还落了。梅片阳春小。
古往今来,风味须才调。山林少。这些襟抱。输与江东老。
南陌柔桑,粉墙低见谁家女。燕飞莺语。依约提篮去。
老觉多情,梦也无分付。君知否。楚襄何处。一段阳台雨。
方千里
闲荡兰舟,翠娥仙袂风中举。鸳鸯深浦。绿暗曾来路。
留恋荷香,薄晚慵归去。还相顾。练波澄素。月上潮生处。
绿叶阴阴,满城风雨催梅润。画楼人近。朝雾来芳信。
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无多闷。燕催莺趁。付与春归恨。
黄庭坚
浊酒黄花,画檐十日无秋燕。梦中相见。起作南柯观。
镜里朱颜,又减年时半。江山远。登高人健。应问西来雁。
几日无书,举头欲问西来燕。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
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戎虽远。念中相见。不托鱼和雁。
晁端礼
洞户深沈,起来闲绕回郎转。凤箫声远。小院杨花满。
旧曲重寻,移遍秦筝雁。芳心乱。栏干凭暖。目向天涯断。
我也从来,唤作真个收拾定。据伊情性。怎到如今恁。
撋就百般,终是心肠狠。应难更。是我薄命。不怨奴薄幸。
米芾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万重堆案。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功名晚。水云萧散。漫就驿亭看。
贺铸
见面无多,坐来百媚生馀态。*春在。折取残红戴。
小小兰舟,荡桨东风快。何愁载。缠绵难解。不似罗裙带。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仲殊
春遇瑶池,长空飞下残英片。素光围练。寒透笙歌院。
莫把寿阳,妆信传书箭。掩香面。汉宫寻遍。月里还相见。
晁补之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似春知道。吉梦佳辰到。
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同倾祷。愿春不老。岁岁寻芳草。
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
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歧誓。
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苏庠
冰勒轻颸,绿痕初涨回塘水。柳洲*际。白鹭翘沙嘴。
箬笠青蓑,未减貂蝉贵。云涛里。醉眠篷底。不属人间世。
毛滂
柏叶春醅,为君亲酌玻璃盏。玉箫牙管。人意如春暖。
鬓绿长留,不使韶华晚。春无限。碧桃花畔。笑看蓬莱浅。
手抚归鸿,坐临*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阑楯。
压玉浮金,一醉留青鬓。风光胜。淡妆人靓。眉黛生秋晕。
何处君家,蟠桃花下瑶池畔。日迟*暖。占得春长远。
几见花开,一任年光换。今年见。明年重见。春色如人面。
秀岭寒青,冷泉凌乱催秋意。佩环声里。无限真珠碎。
叹我平生,识尽闲滋味。来闲地。为君一醉。万事浮云外。
小院重帘,那回来处花相向。迟迟一饷。记得春模样。
昨夜月明,应照芙蓉帐。空凝望。蜂劳蝶攘。谁在花枝上。
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碧崖流水。流入春葱指。
半倚朱弦,微亸连环珥。通深意。月明风细。分付知音耳。
高柳横斜,冷光凌乱摇疏翠。露荷珠缀。但见鸳鸯睡。(下片缺)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赵子发
野岸孤舟,断桥明月穿流水。雁声嘹呖。双落行人泪。
去岁吾家,曾插黄花醉。今那是。杖藜西指。看即成千里。
王安中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
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张继先
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
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
叶梦得
高柳萧萧,睡馀已觉西风劲。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残云瞑。坠巾慵整。*芝兰径。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刘一止
洞户香凝,宴开特地风*好。靓妆娟妙。玉雪光相照。
认是桃源,绿水红云绕。真曾到。漾舟人老。应被桃花笑。
云鬓分行,照人明艳新妆就。御香窗牖。细酌鹅儿酒。
铁拨鵾弦,一试春风手。龙仙奏。绛霄声透。不许人间有。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畔愁千首。诗骨能清瘦。
白日鵾弦,同看春风手。君知否。袖痕别后。犹有临歧酒。
山邑新凉,夜堂爽气侵南斗。为谁骧首。月冷冰蛾瘦。
八万二千,雕琢琼瑶手。君知否。待君归后。双照杯中酒。
汪藻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曹组
秋劲风高,暗知斗力添弓面。靶分筠斡。月到天心满。
白羽流星,飞上黄金碗。胡沙雁。云边惊散。压尽天山箭。
疏柳残蝉,助人离思斜阳外。淡*疏霭。节物随时改。
水已无情,风更无情�。兰舟解。水流风快。回首人何在。
密炬高烧,宝刀时翦金花碎。照人欢醉。也照人无睡。
待得灰心,陪尽千行泪。笼纱里。夜凉如水。犹喜长成对。
小小朱桥,柳边人过横塘路。细风时度。□浪痕痕去。
草软沙平,稳衬寻幽步。□□处。乱红飞舞。回首春城暮。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远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空凝伫。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沈醉归来,洞房灯火闲相照。夜寒犹峭。信意和衣倒。
春梦虽多,好梦长长少。纱窗晓。凤帏人悄。花外空啼鸟。
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夜村舂黍。草屋寒灯雨。
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相留住。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
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王庭珪
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淡*残烛。醉入花间宿。
白发相逢,犹唱当时曲。当时曲。断弦难续。且尽杯中醁。
玉漏春迟,铁关金锁星桥夜。暗尘随马。明月应无价。
天半朱楼,银汉星光射。更深也。翠娥如画。犹在凉蟾下。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人在非*里。
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陈克
曲陌春风,谁家姊妹同墙看。映花烘暖。困入茸茸眼。
细马轻衫,倚醉偷回面。垂杨转。坠鞭挥扇。白地肝肠断。
朱敦儒
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
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
客梦初回,卧听吴语开帆索。护霜云薄。澹澹芙蓉落。
画舫无情,人去天涯角。思量著。翠蝉金雀。别后新梳掠。
至日春云,万般祥瑞朝来奏。太平时候。乐事家家有。
玉指呵寒,酥点梅花瘦。金杯酒。与君为寿。只愿人长久。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尊前好。缓歌低笑。醉向花间倒。
缘径朱阑,暖*晴日春来早。自家亭沼。不问人寻讨。
携酒提篮,儿女相随到。风光好。醉敧纱帽。索共梅花笑。
周紫芝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
唤得春来,又送春归去。浑无绪。刘郎前度。空记来时路。
人道长生,算来世上何曾有。玉尊长倒。早是人间少。
四十年来,历尽闲烦恼。如今老。大家开口。赢得花前笑。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张纲
飞雪初晴,晓来佳气生庭户。宝薰笼雾。帘幕香风度。
鹤发龟龄,堂上潘舆驻。花深处。缓歌金缕。莫借杯频举。
罗幕重重,画堂迎腊和风转。玳筵高展。知是群仙宴。
银鸭香浮,红袖翻歌扇。金杯劝。深深祝愿。争把蟠桃献。
郭章
翠柏丹崖,碧云深锁神仙府。势盘龙虎。楼观雄中土。
我欲停时,又恐斜阳暮。黄尘路。客怀良苦。满目西山雨。
赵鼎
香冷金猊,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惜别伤离,此生此念无重数。故人何处。还送春归去。
美酒一杯,谁解歌金缕。无情绪。淡*疏雨。花落空庭暮。
洪皓
不假施朱,鹤翎初试轻红亚。为栽堂下。更咏樵人画。
绿叶青枝,辨认诗亏价。休催也。忍寒郊野。留待东坡马。
耐久芳馨,拟将蜂蜡龙涎亚。化工裁下。风韵胜如画。
鼻观先通,顿减沈檀价。思量也。梦游吴野。凭仗神为马。
蔡伸
水绕孤城,乱山深锁横江路。帆归别浦。苒苒兰皋暮。
人在天涯,雁背南云去。空凝伫。*何处。*霭迷津渡。
香雪飘零,暖风著柳笼丝雨。恼人情绪。春事还如许。
宝勒朱轮,共结寻芳侣。东郊路。乱红深处。醉拍黄金缕。
背壁灯残,卧听檐雨难成寐。井梧飘坠。历历蛩声细。
数尽更筹。滴尽罗巾泪。如何睡。甫能得睡。梦到相思地。
月缺花残,世间乐事难双美。夜来相对。把酒弹轻泪。
一点情锺,销尽英雄气。樊笼外。五湖*水。好作扁舟计。
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
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津亭见。瑶琴锦荐。一弄清商怨。
金日重来,不见如花面。空肠断。乱红千片。流水天涯远。
梅雨初晴,画栏开遍忘忧草。兰堂清窈。高柳新蝉噪。
枕上芙蓉,如梦还惊觉。匀妆了。背人微笑。风入玲珑罩。
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
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绿萼冰花,数枝清影横疏牖。玉肌清瘦。夜久轻寒透。
忍使孤芳,攀折他人手。人归后。断肠回首。只有香盈袖。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市。彩舟难驻。忍听骊歌举。
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从今去。五云深处。稳步沙堤路。
云雨匆匆,洞房当日曾相遇。暂来还去。无计留春住。
宝瑟重调,静听莺弦语。休轻负。绮窗朱户。好做风光主。
王灼
休惜馀春,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帘卷西山雨。
一掬愁心,强欲登高赋。山无数。*波无数。不放春归去。
孙惔
*洗风梳,司花先放江梅吐。竹村沙路。脉脉摇寒雨。
醉魄吟魂,无著清香处。愁如缕。系春不住。又折冰枝去。
李弥逊
翦翦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蔓柯相倚。便有凌霄志。
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留无计。待公归侍。重与分红翠。
花信争先,暗将春意传桃李。寿卿同醉。绿野连珠履。
麟阁丹青,眷注耆英裔。眉间喜。日边飞骑。来促东山起。
陈与义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锁。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
张元干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水驿凝霜,夜帆风驶潮生晓。酒醒寒悄。枕底波声小。
好去归舟,有个人风调。君行了。此欢应少。索共梅花笑。
春晓轻雷,采彩洲上清明雨。乱云遮树。暗淡江村路。
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暗香成阵。上下花相映。
倒挂疏枝,月落参横冷。休装景。要人酒醒。除是花枝并。
嵩洛云*,间生真相耆英裔。要知鲐背。难老中和气。
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华夷喜。绣裳貂珥。便向东山起。
清夜沈沈,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醉泛吴松,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曾向垂虹卧。
月淡霜天,今夜空清坐。还知么。满斟高和。只有君知我。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D665结。怎教宁帖。眼恼儿里劣。
韵底人人,天与多磨折。休分说。放灯时节。闲了花和月。
水鹢风帆,两眉只解相思皱。悄然难受。教我怎唧口留。
待得书来,不管归时瘦。娇痴后。是事撋就。只这难依口。
小雨忺晴,坐来池上荷珠碎。倬眉浓翠。怎不交人醉。
美盼流觞,白鹭窥秋水。天然媚。大家休睡。笑倚西风里。
吕渭老
扇列红鸾,赭黄日色明金殿。御香葱茜。宝仗香风暖。
咫尺天颜,九奏朝阳管。群臣宴。醉霞凝面。午漏传宫箭。
俊眼犀心,尊前如有乘鸾便。过愁传怨。只许灯光见。
见了重休,河汉明遮断。深深院。乱风飘霰。揉了双罗燕。
王之道
一撮檀心,春来还对东君吐。莫随春去。我欲花间住。
燕子衔泥,似向吾人诉。烦相语。九龄风度。流落今何处。
珠幰霜蕤,晚来芬馥清香吐。流莺飞去。应上花梢住。
一曲阳春,聊对东风诉。无多语。韶光暗度。恨到分携处。
宿雨朝寒,芳时又过酴醿了。舞环歌绕。应恨金杯小。
零乱霜蕤,点缀*。花间道。曾遭花恼。把酒呼晴昊。
短棹西来,追随不及桃花宴。薰风庭院。明月裁纨扇。
睡起娇慵,想见云鬟乱。双鱼远。欲凭春唤。一觇韦娘面。
透幕穿帘,回风舞态能轻妙。不须相恼。江上春来了。
一阕清歌,唱彻琼楼晓。春工巧。柳颦梅笑。点缀芳菲早。
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一池风皱。妙语天生就。
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君知否。目成心授。何日同携手。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淡匀深注。红紫纷无数。
社日人家,准拟行春去。痴儿女。倚门凝伫。借问东郊路。
古屋衰杨,淡*疏雨江南岸。几家村疃。酒旆还相唤。
短棹扁舟,风横河频转。柔肠断。寒鸦噪晚。天共蒹葭远。
辛弃疾
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竹外僧归,路指霜锺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隐隐轻雷,雨声不受春回护。落梅如许。吹尽墙边去。
春水无情,碍断溪南路。凭谁诉。寄声传语。没个人知处。
太多了这里录不下,最后来个网友的吧
斗转星移,两情最爱谁知否。翠池莲藕,日暮黄昏后。
了却幽愁,幻梦云*旧。春风瘦,蓦然回首,小妹频招手。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原文_翻译及赏析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清代·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清代:陈维崧
纪游,写景,抒怀感慨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晴日丘峦历历在目,就像美人的发髻。远望蜿蜒曲折的太行山如同蝌蝌。稗花开满田中,像浓重的霜雪落了一寸多厚。
昔日赵魏燕韩古国,往事历历在目,令人不堪回首。悲风凄厉地吼著,中原大地枯枝败叶到处飞舞。
创作背景“临洺驿”即古时临洺关,位于今河北省永年县境内,地处邢台之南,邯郸之北,为交通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原是个古战场。陈维崧在康熙七年(1668年)结束了“如皋八载”的冒襄水绘园托庇生涯后,第一次北游进京,途中经过临洺驿,锐感北地荒寒,俯仰今昔,触绪百端,奋笔作此词。赏析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是一首纪游怀古词。“临洺驿”在今河北省永年县,离邯郸市很近,是“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燕赵之地。上阕写登览所见。首二句当是傍晚斜日下远眺太行山的情景一峰峦攒聚。峰如髻,在晴日光照下清晰入目,这是凝视的感觉。当视线扫射呈散点横延时只觉山势起伏蜿蜒,游移如蝌蚪。几句粗笔点画,境界阔大而苍凉。动静相合,以动写静。词一起首就出气势,正好向怀古之情过渡。“稗花”二句是近看,视线下沉。稗花指杂草,望中犹若一层厚霜铺在地面。“盈亩”,意思是一片片有广度感;“一寸”是泛言厚度。田野本应是庄稼物,而今却是“稗花”一片,秋色原应呈绚烂状,可现在灰白迷濛眼帘映入的是如此单调的色彩。这是写眼前景,但此景呈现的是萧瑟悲凉之感,同时勾出的也是心中情远山雄峙,绵延成势,乃自然之景,山河依然,并不随沧桑剧变而减其势;田亩破败稗花遍地是社会之貌,山河易主,一切都没有从战乱中苏复。
下阕写登临怀古,只用二句略透心绪。“堪回首”三字,当作反诘语气读,即不堪回首。细味又并非历史岁月的不堪回首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令人觉得不堪回首。两句表达的是一种失落惆怅的情怀。“悲风吼”三句则紧扣北地霜风,因其风向南故云“黄叶中原走”。这“吼”既是西风怒吼,更是词人心里的悲吼。作者把千头万绪、百折千绕的郁闷、慨叹、愤怨、怅惘、困惑、迷茫等等全都裹进了这一“吼”中。结句“黄叶中原走”所构成的境界更是呈现出大地茫茫、寥阔迷离、一切都在黄叶乱舞随风镟走的色调中。这是景色,也是心态。词人的怀古,似已通感于自然一时“狂飙为我从天落”,令结拍极具神韵。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陈维崧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代·曾几《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古诗三百首,纪游喜悦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清代·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清代:陈维崧
纪游,写景,抒怀感慨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
展开阅读全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纪游,写景感悟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文学赏析
该词写在晴朗的月夜下,是作者之所闻所感。远望中的太行山如蝌蚪那样累累叠叠地排列在眼前;而近处的原野,枯萎的稗草,在月光下如凝霜堆积。如果说上片直写所见,则下片主要写所感:从历史回忆中着眼。此地关山,乃兵家必争,战国诸雄,就曾在此反复较量。“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悲风吼”,此所闻,更加强了所感。一个“悲”字,表现的显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既是历史的感慨,更是现实的反映。“中原黄叶走”,便是历史与现实、象征与写实、整个人生与个人命运的交融一体,写尽从古到今历史风云变化的无常,和个人在此中的无可奈何。在这首词里,作者把极大的山景看得像蝌蚪那样能够细小,反把细小的稗花看得很大;远在千年的往事,他看得很清楚,而近在咫尺的风物,却一片模糊。这种异常的表现手法,所揭示的正是作者那种强烈又不无茫然的“悲”情。其中,山峦的比喻奇特: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本文链接:http://www.lanmudan.com/html/879591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