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途见闻趣事

西站房屋出租?西区个人出租房

济南西站的建筑结构

济南西站选址于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齐鲁大道,包括高铁站房、站前广场、高架进站平台、轨道交通土建预留、地下停车及商业设施、长运枢纽、公交枢纽、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停放系统及周边配套设施等。

济南西站高铁站房工程包括主站房、高架候车厅、地下出站区和城市通廊、无站台柱雨棚及站台等,呈现中间高、两边低、沿着中轴对称,是一种五段式结构。高铁站房呈现中间高、两边低、沿着中轴对称,是一种五段式结构。其中,主站房位于最东边,面积为62534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2层;南北两端站房最高处距地高度为32米,中间段站房最高处距地高度为38.1米,中央段站房最高处距地高度为44.2米。主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无柱风雨棚面积6.5万平方米。

地上部分:一层的主站房按功能分为五个部分。中央是换乘厅,换乘厅的南北两侧是售票厅,主站房最南端设置为预留旅客服务用房,最北端设置为*及生产服务用房。地上二层是高为8米的站台层,站前高架桥由南向北贴建于东侧。本层站房共分成五个部分:中间是进站大厅;北侧是售票厅,南侧是基本站台候车室;主站房最北端为站务用房及贵宾室;最南端为预留旅客服务设施。地上三层为高架层,主站房中央为共享空间,共享空间南北两侧为候车区。主站房西侧是高架候车厅,总宽107米,总长192米。另外,候车厅的两侧设置7.5米层高的预留旅客服务夹层,夹层宽度16.5米。这里,将来是旅客乘坐高铁的主要等待场所,可以购买食品或者休闲娱乐。

地下层:由东向西分别是站前广场地下部分、主站房下部空间、高铁车场下方107米宽地下通廊。站房东广场地面是功能及景观广场,广场地下分为3层;地下一层是地铁换乘空间及预留商业空间;地下二层是社会停车场,局部地下二层是地铁1号线;局部地下三层是地铁6号线。主站房下部空间的中间是城市通廊与地铁的换乘厅、地下社会停车场以及地面广场的联系纽带,其南北两端是高铁的设备用房。而高铁车场下方107米宽的通廊由南向北依次是南出租车道、南出站通道、城市通廊、北出站通道、北出租车道。

济南西站的站前广场分为东西广场。西广场南北长470米,东西宽110米,总面积5.2万平方米,由房屋建设区和广场区两个部分组成。广场区主要包括南、北停车场、公交枢纽和集散广场。济南西站东广场,又名“礼乐广场”,于2013年投入使用。东广场地上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东广场面积相当于3个西广场,最多可疏散3万人。东广场地下有两层,一层为餐饮商业区,二层为停车场。二层共有947个车位,可供旅客使用。济南西站采用“上进下出”的进出站模式。私家车和出租车从高架桥和紧靠着站房二层的落客平台直接进入。步行旅客可以在站前东广场下车,沿着广场通道步行进入站房,安检后乘自动扶梯进入高架候车厅。乘坐长途汽车的旅客,也可以选择通过连接站房的地下通廊进入。对于残疾人等特殊旅客,至少有四部直通电梯能够顺利帮助残疾人旅客到达想去的站层。

出站时,旅客需要全部“自站台出站通道到达地下通廊。换乘出租车的旅客可通过地下通廊到达出租车乘车点;换乘公交车、长途汽车的旅客可以经过广场地下通道,到达公交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也可从地面广场直接到达相应的停车场。济南西站站房的总体设计体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从外形上看,济南西站站房顶棚呈波浪形曲面,是国内首创,灰色顶棚加上*墙面,在这种波澜起伏的古代建筑风韵中显得淋漓尽致。站房外观覆盖墙面的是就地取材的“黄金麻”石材,内部装修则根据功能区采用了不同风格。整个站房独具传统木式结构建筑的神韵:柱、板的穿插,层层出挑如斗拱;挑檐深远,层层迭落如重檐;外檐开窗吸取*古建筑中橱窗的特点。厚重的石材墙面和经过现代手法处理过的、具有传统特征的建筑元素,创造出厚重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建筑形象。

济南西站采用大跨度无站台柱雨棚设计,使旅客乘车视野也更加开阔。站房顶棚上还设计有自动融雪系统和虹吸排水系统,一旦顶棚出现积雪,融雪系统能将积雪融化,然后通过虹吸设计将水排掉。

东广场景观以“礼”“乐”为设计主题,取自“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意喻天地有序,万物和谐。广场景观设计通过充分挖掘山东文化内涵。广场上6辆铜马车雕像,都是纯铜制造,共耗资1000多万元,体现齐鲁文化,也为欢迎四方来客。中轴线两侧各有3个“酒樽”,展示济南人好客之情、待客之道。结合济南“泉城”特色,东广场还设置荷花喷泉,荷花中心位置水注最高可喷28米。总之,广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功能有机结合,力求在满足交通集散功能的前提下,营造“好客山东,温情济南”的主基调,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天津西站的历史

1.天津西站主站楼的历史背景,谁能告诉我,急用啊,谢谢啦

1898年9月,英、德资本*在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办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清***屈服于压力,于1899年5月签订了借款草约,1908年签订了借款合同,并将津镇铁路更名为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全长 1009公里,与京广铁路联袂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动脉。其北段自京奉铁路(北京至沈阳)天津总站(今北站)以南两路接轨处起,至山东韩庄,长626公里;其南段自韩庄至浦口,长383公里。两段分别于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开工,1911年9月接轨。1913年全线通车。

当时,津浦铁路北段从设计线路的半截腰开始施工,即从今静海良王庄向天津市内方向修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条铁路天津起点的具体地址始终不能确定。于是,一条不知具体起点方位的铁路线,就在匆忙之中开工建造了。

后来,督办铁路大臣吕海寰派出调查员,经实地考察后,报送极有价值的一份材料,称:“(天津)河北赵家场后有空地二顷有余,地势平坦,既无庐舍,又无坟墓,堪为建设总站之用。”于是,吕海寰拍板:津浦铁路起点的始发站,就确定在河北赵家场进行建造。

所谓“河北赵家场”,实指今红桥区北营门至南运河一带,由于当时南运河还未裁弯改直,而赵家场坐落在南运河北岸,旧称“河北赵家场”,距今之天津西站约500米。于是,津浦铁路北段的铺轨施工方向遂向赵家场方向倾斜。后来,赵家场车站的标志——一座雍容巍峨的德式小洋楼高矗在周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的环境之中,宛如鹤立鸡群,成为一道绮丽的风景线。直至近百年后的今日,仍熠熠生辉,风采依然。

1910年12月14日,天津西站落成启用。形成天津东、北、西三大站鼎足而立的格局。天津东站(1892建成)地处俄租界,毗邻意租界,且与法租界隔海河相望。天津北站(1904建成)地处袁世凯精心打造的“北洋新区”,呈现出洋务运动兴旺之情态。而环绕西站的,却是草根阶层原生态的生活氛围。

1906年后,由比利时财团投资兴建的天津有轨电车,红牌、蓝牌分别从北大关过东浮桥(今金汤桥)、万国桥(今解放桥)直通东站。后增设的紫牌电车从金钢桥通往北站。唯独西站不通电车,赶火车的乘客乘有轨电车在西北角站下车后,再改乘三轮车或步行前往。

西站以东河北大街三条石一带,工厂作坊云集,是天津工业发源地;西站以北旱桥、大红桥一带,是天津通往冀中的内河码头;西站南部的西北角大伙巷一带,是天津老城以北下层市民生活的核心聚落。环绕西站地区这种生态状况,几乎百年不变,延续至今。

西站附近的河北大街、估衣街、针市街等处,在百年前曾是天津商业中心。而1900年庚子之乱(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发生后,天津商业中心逐渐南移至日租界的旭街(今之百货大楼附近的和平路与多伦道交汇处一带)和法租界的梨栈(今之劝业场附近的和平路与滨江道交汇处一带)。

庚子乱后,地处今红桥区河北大街、估衣街、针市街一带原先繁华的商业闹市,门可罗雀,形同*水。这种衰败颓势,不但令坐镇天津的直隶总督挠头,就连当地老住户也对恢复往日繁华不抱希望。但津浦路的修建却客观上为这块热土的中兴带来一线希望:如将赵家场后的空地开发利用,建成一座新的大型火车站,旧时的繁华将有望逐渐恢复。事实证明:西站建成后,的确使式微沉寂的周边地区逐渐恢复了生机。铁路作为外来的强势文化之一,在繁荣交通的同时,使人的社会关系与思想观念向现代化提升,客观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这次西站的改造重建,新建起的一条“地下直径线”,将把西站与天津站连接起来,实质上形成一座强强联手的巨型车站。天津原有的不同城市区域气质各异的生态将得以改变。同时,这种连接,将使西站周边地区在经济文化与城市风貌上全面升级,必将焕发新的青春。

2月4日,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正式动工建设,西站经历了百年沧桑后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变化。京津城际、京沪、津保、津秦四条高速铁路将在新西站交会,铁路、公交、地铁、出租、长途客运将实现“零换乘”,地下直径线将天津西站与天津站紧密相连,形成包括客运专线、快速铁路、城市轨道和道路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天津西站铁路客运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节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天津市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建设方案,新西站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站房主体结构为地上二层、地下三层,建筑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车场总规模为24台24线。

2.天津火车站有着怎样的历史

1877年,为了供应北洋*、轮船招商局、天津机械局(兵工厂)需用的煤炭,李鸿章下令,成立开平煤矿*,首次用机械在唐山开掘了第一个竖井。

为了把煤运到最近的海口,*请求修建一条唐山到北塘的铁路,然而遭到清***的反对。开平煤矿*只好申请把铁路线缩短,仅修唐山到胥各庄(今丰南)一段。

从胥各庄到阎庄(今宁河附近)则开掘运河,连接已有的蓟运河,通至北塘海口。这个可笑又无奈的请求总算勉强被通过。

1880年10月正式开工,全长9.67公里,1881年11月8日通车,命名“唐胥铁路”。1887年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

据史料记载:津唐铁路,正线为单线运行,钢轨采用每米24公斤轻轨(站线为18公斤),其轨距采用了世界“标准轨距”即两轨间的距离为1.435米。天津火车站初建时站线为两股(后扩建为九股,俗称“下九股”)、“月台”(月台)一处、简陋公事房数间。

4年后,于1892年5月,将该站西移“半里许”(约500余米)在季家楼、火神庙两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建成了一定规模的车站。移址后的车站,因地处海河东岸“老龙头”地区(即原“马家口”至“老龙头渡口”今广场桥至解放桥下游一带)故俗称“老龙头”火车站;进入上世纪初,因“庚子兵变”车站被毁,翌年(1902年)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车站,命名为“天津紫站”,并在车站广场中央构筑“老龙头”纪念碑一座(后拆除)。

1911年,“天津紫站”更名为“天津东站”。为组织国际联运业务,在第一月台装设了上下行共用,进、出站信号机,并于1930年10月10日在第一月台(国际月台)成功地开出了第一列国际列车。

进入三四十年代,因“战火”等因素,车站没有较大的发展。至新*成立后的第二年,扩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候车室,直至1988年天津站改建前,39年来客运量急剧增长,日均办理旅客人数达65000人次,为新*成立初期的5倍。

1987年,经市***和铁道部决定,并经*批准,天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被列为*“*”计画重点工程。于1987年4月15日开工,1988年10月1日正式竣工,***同志亲自题写了站名天津站,自此,天津东站更名为天津站。

作为枢纽改造“两点(天津站、南仓),两线(南曹联络线、北环复?)”之一的天津站,同时启用。

3.天津西站主站楼的历史背景

天津西站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开始运营。其哥特式标志建筑已成为天津市重点保护文物,历经风雨变迁,依然保持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已经成为红桥区的一大景观。

为推进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天津西站改造扩建进度,红桥区将于近日启动益康里地区*工作,已完成房屋面积核量和需求资金测算,正在加紧制定合理可行的*安置方案。至此,西站改造扩建工程已拉开序幕。

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天津市境内总长128公里,西站作为京沪高速铁路天津市唯一站场,此次改建占地面积颇大。据初步调查统计,西站地区总*量达23万平方米,涉及4100户,11300多人口。其中,新建西站站场和铁路线征地*需占用红桥区土地592.7亩,*房屋面积155907.76平方米。为做好*安置工作,加快西站改造扩建,红桥区专门成立了*指挥部,并及时与市交委、市铁***司、京沪高铁项目西站建设指挥部深入沟通,力争尽快实施*改造工程。

4.天津西站的介绍

天津西站,始建于1909年8月,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子牙河与南运河之间,隶属北京铁路局管辖,现为一等站。天津西站将京沪线、南仓联络线、天津西线、津霸客专线、京津联络线、津秦高速线交汇于此,是京沪高速铁路上的五大始发车站之一。天津西站在1910年12月14日启用,站房由德国建筑师设计,为砖红色的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目前,天津西站老站房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也是这一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天津西站自2009年起开始进行了扩建工程,建成现代化的新站房及前后广场等配套工程。新天津西站已于2011年6月30日,与京沪高速铁路同步投入使用。2015年9月1日起,天津西站实行全新旅客列车运行图,天津西站将开行列车107列,较原图增加4列。随着2015年12月底津保高铁的开通,天津西站将再增加图定列车20对以上,充分缓解天津站的客运压力,成为天津开往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高铁始发站。

5.天津站的车站历史

天津站始建于1886年,1888年10月通车运营。

1892年在车站西约500米处另设客运站,当时称老龙头车站。1900年,车站毁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火之中。

战后重建了车站。1949年改为天津站。

天津站于1988年重建,是将旧称老龙头车站拆掉以后改建、扩建而成的。2007年1月15日开始再度进行改扩建,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站是地处京山线、津浦线和京九线(联络线)三大干线天津枢纽上的重要客运车站,也是天津市仅次于天津西站的第二大铁路客运车站。 1877年,为了供应北洋*、轮船招商局、天津机械局(兵工厂)需用的煤炭,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下令,成立开平煤矿*。

为了把煤运到最近的海口,煤矿*请求修建一条唐山到北塘的铁路,然而遭到清***的反对。开平煤矿*只好申请把铁路线缩短,仅修唐山到胥各庄(今丰南)一段。

从胥各庄到阎庄(今宁河附近)则开掘运河,连接已有的蓟运河,通至北塘海口。这个可笑又无奈的请求总算勉强被通过。

1880年10月*第一条铁路——唐山矿井到胥各庄的铁路正式开工,全长9.67公里,1881年11月8日通车,命名“唐胥铁路”。1887年(光绪十三年)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到1888年经汉沽、塘沽修到了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

据史料记载:津唐铁路正线为单线运行,钢轨采用每米24公斤轻轨(站线为18公斤),其轨距采用了世界“标准轨距”即两轨间的距离为1.435米。天津火车站初建时站线为两股(后扩建为九股,俗称“下九股”)、“月台”(站台)一处、简陋公事房数间。

1888年(光绪十四年八月)天津火车站先建在海河东岸的旺道庄。车站运营之初的运转、货运和客运等部分同设于老龙头货场内。

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旺道庄西侧“半里许”(该站西约500余米),在季家楼、火神庙两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又兴建了新设客运站,包括花车房、机车房、候车房、公事房、站台等建筑。这就是俗称的“老龙头车站”。

移址后的车站,因地处海河东岸“老龙头”地区(即原“马家口”至“老龙头渡口”今广场桥至解放桥下游一带)故俗称“老龙头”火车站;奠定了天津作为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后来成了京山与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

1900年“庚子兵变”(光绪二十六年)车站被毁,1902年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车站,命名为“天津紫站”,并在车站广场中央构筑“老龙头”纪念碑一座(后拆除)。1911年,“天津紫站”更名为“天津东站”。

为组织国际联运业务,在第一站台装设了上下行共用,进、出站信号机,并于1930年10月10日在第一站台(国际站台)成功地开出了第一列国际列车。在“老龙头”车站曾见证过两次*人民反击外国侵军的场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时,在车站第一月台上,义和团阻击了英国*中将百摩尔率领的4列北上军车。在反击沙俄军占领老龙头车站的战斗中,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各率军团,还有“红灯照”和清军董福祥*一起,猛攻沙俄侵略军。

坐落在三岔河口的水师营炮台也炮击老龙头车站敌军,打得侵略者在站房上“皆挂白旗”。老龙头车站也成废墟,后来才重建。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天津站又成为*人民与日本侵略军交锋的战场。宁殿武指挥的保安一中队全歼了驻守车站的日军一小队。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战火等因素,天津车站没有较大的发展。民国时期曾被作为特等站。

1988年10月1日,新建的天津站竣工启用了。高大的主站楼房和矗立在在楼顶高66米的圆柱形钟楼,雄伟挺拔,面临海河。

左侧有天津邮政大楼,右侧是销售百货精品的龙门大厦。主站房广场前是海河及横跨海河的解放桥,以及对岸的高楼大厦。

天津站在昔日老龙头车站基础上,再次改建、扩建,总建筑面积达62674平方米,客运车场有6个旅客站台,接发客车数量由原来的46对增加到95对。候车能力增加到1万人。

站房和桥梁工程结构坚固,工程总体布局得当。采用高架候车,上进下出,南北两面开口的设计方案,流程合理,便于旅客疏散。

立面设计简朴、明快,外表美观,富有民族特色。进站口是圆形大厅,厅的穹窿顶部绘画着精美的精卫填海油画。

站内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有现代化的电视问询、计算机售票、检票、电子显示牌等八大电子服务系统。是最好的现代化火车站之一。

6.天津西站主楼(老候车楼)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天津西站位于红桥区西站前街,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与*第一条南北大动脉津浦铁路北段工程同期建设,是继天津东站、北站之后的天津第三大火车站。

天津西站主楼(老候车楼)设计图纸来自德国,是全国铁路枢纽站中修建最早、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哥特式建筑。该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带半地下室的三层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58平方米,东西长37。

24米,南北宽31。42米,高约25米。

正立面中部前突,呈“凸”字形。入口门廊立面间有 4根圆形立柱,具有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两侧阶梯走道、瓶式护栏,均为青石构筑。

楼体为木结构建筑,但墙面却是清水砖墙,窗套、立柱、花饰及人口台阶均为石材。墙体以红砖砌筑,长方形窗,窗套上口有人字形或连弧线脚花饰。

多坡房顶,牛舌形瓦,中部筑方形二层塔楼,设老虎窗。楼内有候车大厅和各种辅助房间,设施完备,宽敞明亮,装修豪华典雅,具有德国中古时代的别墅风貌。

西站主楼作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百年沧桑,依然独具魅力。 2009年为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和天津西站改扩建工程,西站主楼向东南方向整体水平迁移了米,其中向南135米,再向东40米,同时整体抬升了 2。

5米。2011年6月,随着西站改扩建工程的完成,该楼将建成铁路博物馆,收集并收藏我国百年铁路发展的相关实物、照片等珍贵历史资料。

7.天津南市食品街的历史

天津食品街建成于l984年

高约数丈的灰色围墙,把食品街围成一个正正方方的四方形,城内十字交叉的两条大街,把食品街均分为四个分区,沿街设有上下三层店铺。第二层由环绕全街的平台式回廊相贯通,形成一个立体、开放、方便的服务区。底层多是经营各色地方风味的小吃,五湖四海的绝技都在此占地摆摊,竞相献艺。地道的风味茶场,随着电视连续剧《龙嘴大茶壶》的播出,名噪四海,吸引了不少游客。看着祖传几代的马记茶场师傅冲水时独特而优美的姿势,细品着热气腾腾的茶汤,真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享受。来自鲁迅家乡的咸亨酒店,店堂布置讲究、文雅,悬挂的“太白遗风”匾额,配有“绍兴美酒名扬四海,古越烹调香飘九州”的对联,飘溢着浓厚的绍兴乡土气息,使你仿佛已闻到醇厚的酒香,尝到鱼嫩肉鲜的佳肴。上层则是一家家风味正宗、名声遐迩的饭庄。“得月楼”是苏州风味的饭庄,正宗的名菜“松鼠黄鱼”、“得月鸡”……其烹饪手艺的高超,味道的醇正,真可与苏州观前街的名厨高手相媲美。隔壁的“华林酒家”,是山东风味的酒楼,不但菜做得好,服务也极为热情。天津食品的“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大麻花,始终是本地和外地游客竞买的热门货,往往要排起长长的队伍。此外,天津崩豆张、果仁张的食品也很有特色,他们炸、崩、烤的各种干果仁、豆类,不仅香口,而且还可以治病,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等多种功能。

街中店铺的门前,大都悬挂硕大的金字招牌,多出自名家之手。象“芝兰斋糕干店”,出自爱新觉罗·溥佐之手;“津湘饭庄”,是朱学范大笔挥就……高悬的字画,使整个店铺棚顶生色,满堂生辉。这一切都把饮食与文化紧紧相连,使食品街也变成了一条文化街。

入夜,晚风习习,二层迥廊上百盏路灯齐明,大小酒楼、饭庄的灯光招牌齐放异彩。轻柔的音乐,迷人的夜景,使你恍恍惚惚进入了仙境一般。

天津南市食品街为市***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之一,始建于一九八四年,百日建成,于一九八五年初开业。天津食品街坐落于市中心繁华的南市商业区,东邻和平路商业街,西靠南市旅馆街和服装街,北面与古文化街和鼓楼隔街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天津食品街集餐饮、购物、旅游、娱乐为一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餐饮集中地,一九***被天津市***命名为津门十景之一。漫步食品街,几十家餐馆、酒楼、小吃店、食品店鳞次栉比,佳肴美食荟萃一堂。上百种天津地方小吃和国内风味小吃比比皆是,各种名特优新食品店应有尽有。天津食品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精美的风味食品,良好的服务给来访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食品街位于天津和平区南市商圈中心地带,距铁路天津东站两公里,天津西站2.2公里,距天津机场17公里。它位于天津市区内环线内侧,其周边福安大街、南门外大街、荣业大街、南马路,都是城市主干道,东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入口相接。未来天津将规划七条地铁线,西马路1号线(在建)、南马路2号线、东马路4号线,呈半合围状态,将食品街等观光旅游区围合一体,形成众心捧月格局

西宁西站的设施

一字排开的售票窗口,每个售票窗口上都有醒目的蓝色指示标志,方便旅客出行。1号和2号窗口跟其他窗口有所不同,窗口前没有金属围栏,原来这两个窗口是无障碍窗口,方便残疾人旅客购票;3号窗口是退票窗口;4号窗口发售当日列车车票;5号窗口是发售中转、公免签证专口;6号至8号窗口发售异地、往返票;其他窗口销售全国各地各趟列车车票。

西宁西站站房形式为线侧下式车站,进出站形式为下进下出,候车形式为站房候车。设旅客候车室、售票处、贵宾室、软席候车室、母婴候车室、广播室、问讯处、售货服务区、*值班室等服务场所,并增设了旅客夜间引导服务。候车室两侧设有卫生间,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以方便残疾人旅客。

西宁西站改变了原西宁站只有一个进出站地道的格局,有进站地道和出站地道,地道宽8米,方便分流旅客,快速进出站。同时,进出站地道也设置了无障碍通道。站场增设客车到发线5条,基本站台3个,3个站台均为高站台,与列车车门底部平行,方便旅客上下车。

西宁西站新建信号房屋,并新设自动闭塞、微机监测、综合防雷等信号设备。与西宁站相比,西宁西站布局更加合理、通讯信号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并同步开通了电气化,可以引入电动机车。

站房东西两侧设过、停车设施,能够满足出租车和其他社会车辆停靠。设计中,青藏铁路*还充分考虑到春运期间客流压力,提前规划好旅客候车、取暖和不交叉进出站通道,有8个广播互不干扰播放,整个过渡站的设计完全能够满足当前西宁站17对旅客列车的运输需求。新的西宁站建成后,西宁西站将继续使用。

2014年12月24日22时58分,西宁西站送走最后一列客车,圆满完成过渡任务。从2014年12月25日起,所有客车将停靠在新建成的西宁火车站,西宁西站将终止接发客车。

本文链接:http://www.lanmudan.com/html/879617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