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生活知识

大唐少年雄主,大唐之少年枭雄

古今战事之将帅篇—大唐李靖

自小聪慧,出身名门;少年入仕,起点甚高;青年隐忍沉寂,两次险被杀;中年厚积薄发,戡平内乱;暮年壮心不已,荡平外敌。

一、自小聪慧,出身名门

公元571年,李靖出生,其家族是官宦世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官至隋朝赵郡太守;他的舅舅也很有名,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李靖生的仪表堂堂,英气*人,按现在的说法,应该属于硬汉小生类的帅哥。由于家庭熏陶,加之天生聪慧,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而且很有进取心,他曾对其父说:

由此可见,李靖从小就很有一番雄心壮志,他不愿只做个平凡的读书人,他想要的是出将入相,开疆拓土,成就一番大事业。

更让人拍手称奇的是,小时候的李靖就对带兵打仗、兵法谋略很有一番见底,这一点,从他舅舅韩擒虎对他的评价里可见一斑,韩擒虎曾对李靖说:

二、少年入仕,起点甚高

李靖正式入仕是在隋朝,凭借不凡的出身,加之天质过人,本人又刻苦用功,16岁时,李靖便进入隋朝官场,担任了长安县功曹(大概相当于现在北京的区委办公室主任),后面短短几年,李靖连升数级,虽然官职还不是很大,但他的才干却已闻名于隋朝官场,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军事家、左仆射(相当于现在的**)杨素更是对李靖赞誉有加,他对李靖说:

由此可见,初入官场的这几年,李靖几乎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可以说,他的为官之路,起点甚高。

三、青年隐忍沉寂,两次险被杀

但没有人可以一直顺风顺水,一路平步青云,李靖也不例外,在他29岁的时候,家族发生的变故使得李靖顺风顺水的仕途陷入了停滞,当时,李靖的长兄李*王(此时已继承李靖家族的爵位)因为对突厥作战不力被削去了爵位,沦为平民。受此事牵连,已经做到六品京官的李靖仕途受挫,即便人们很认可他的才华,但迫于形式,李靖还是被外放做了县令,这一沉寂,就是十五年的大好光阴。

而在隐忍沉寂的这几年中,还有更悲催的事情,李靖两次险些被杀,而要杀他的人却是同一个人,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第一次险被杀

大业末年,李靖担任马邑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在同李渊共事的过程中,李靖发现李渊竟然暗中招兵买马,似乎有造反的迹象,于是李靖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朝廷揭发李渊。但到了长安时,李靖发现关中已然大乱,各路叛军横行、流民盗匪遍地,道路阻塞根本无法通过,李靖不得已只能暂时混在流民之中作战时机。但不曾想,李渊起兵速度如此之快,短短几日就从太原杀到了长安,并迅速攻占了长安,无处可躲的李靖被李渊的军队俘获。李渊怨恨李靖准备告密,让人将李靖处*。临刑之时,壮志未酬的李靖满心不甘,他大声疾呼:

李渊被他的言语打动,加之李世民为他求情(李世民早已欣赏李靖的才干和豪气),李靖得以刀下留命。不久,李世民召李靖入幕府,用作三卫。

(二)第二次险被杀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靖继续跟随李世民征战。在李世民帐下,李靖优秀的带兵素养、灵活多变的战术思维及长远的战略眼光逐渐展露,他也越来越受到李世民的赞赏和信任。但对于高祖李渊而言,李靖当年的告密行为却仍然如同一根深埋心底的刺,时不时隐隐作痛,也就是说,李靖并没有完全赢得李渊的信任。

这种不信任也导致李靖第二次险被杀,在平定南梁萧铣之战中,李靖被李渊所误解,险些再次被杀。当时,李靖奉命前往夔州(今重庆奉节),协助峡州刺史许绍平定萧铣,李靖在前往上任的路上,先是遇到数万蛮人在金州(今陕西安康)作乱,庐江王李瑗不敌蛮人,由于道路被蛮人占据,李靖只得先协助李瑗同蛮人作战,虽说击败了蛮人,但也耽误了不少时间。通过金州后,又因为萧铣控制着前往夔州的要道,李靖的行程再次受阻,迟迟不能到任。这种情况被李渊看在眼里,本就不信任李靖的李渊误以为他故意迟滞不前,贻误军机,于是密令许绍将李靖处*。得亏许绍爱惜人才,将实情告知李渊并为李靖求情后,李靖这才免于一*。

四、中年厚积薄发,戡平内乱

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隐忍沉寂这么多年,李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不被信任、不受重用的局面终于因为一场战事发生了扭转了。

在李靖第二次险被杀后不久,开州蛮人叛唐,大举进攻夔州,赵郡王李孝恭被蛮人击败,众将被蛮军震慑,都认为蛮人势大,此时应该避其锋芒,据城坚守。但李靖与诸将不同,他认真观察敌我形势后,认为蛮人获胜后骄狂不已,有严重的轻敌迹象,且蛮军行军作战缺乏章法,派兵布阵扎营都有不小的漏洞。于是李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李孝恭,请求出战,挣得同意后,李靖率八百精锐士兵突然杀出,袭击蛮人营垒,蛮军猝不及防,被杀的大败。随后,李靖又建议李孝恭于险要处设伏,彻底击溃蛮军,杀*其首领,俘获蛮兵无数。

战斗胜利的捷报传到京师,李渊大喜过望,他高兴的说:

李渊不仅下发了封赏李靖的诏书,而且亲笔写信对李靖说: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靖的忠诚坚守终于赢得了回报,李渊彻底改变了对他的成见,从此,李靖的逆袭之路正式开启!

而李靖的逆袭之路,先要从戡平内乱的几场战役中说起。

(一)平定萧铣

平定开州叛乱后不久,李靖军旅生涯中第一次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参与的战斗开始了,这一战,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公元621年,大唐决定发起平定南梁萧铣的战役,早有准备的李靖及时向李渊献上了平灭萧铣的十策。李渊看后颇为认同,对李靖大加赞赏。随后李靖就被任命为讨萧军行军总管兼行军长史,加之李渊认为讨萧军主帅李孝恭不精通军事,因此将统帅三军进行作战的任务全权交由李靖,李靖成为实际上的三军统帅。

拥有了自主权的李靖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首先,他组织人力物力建造了大量大小船只,之后又精选精锐士卒进行水上训练,熟悉水战,做好了渡长江、攻江陵的准备。再有,李靖考虑到大军的后方乃是新近收复的巴蜀之地,民心还没有完全归复,若是大军贸然进发,恐怕会有后文不稳的隐患。为了解决进军的后顾之忧,李靖建议李孝恭将巴蜀各部落的酋长子弟召集到夔州,分别授以官职,安置在夔州各处,这样一来,即表示安抚,同时也将其作为质子,以防蜀人作乱。

公元621年九月,唐军大举进发,灭萧之战开始了。正当唐军准备数路进发,乘船经三峡过长江之时,恰巧赶上暴雨天气,三峡水位大涨,滚滚江水顺流而下,波涛汹涌,声势惊人。唐军诸将大都没见过如此阵势,慑于大自然的威力,都产生怯惧心理,他们都建议洪水退却再进军。但李靖不这样认为,他说:

李靖所说乃是兵家上策,众将仔细考量后都心悦诚服,于是,唐军迅速进军,大小战舰顺流而下,接连突破敌军荆门、宜都防线,仅一个月时间,唐军就到达了夷陵城下。

唐军在李靖的正确领导下连战连捷,士气大振,此时唐军名义上的主帅李孝恭坐不住了,他不甘于功劳全被李靖所得,而自己却毫无存在感,因此,刚到夷陵城下,他就命令大军即刻进发,向夷陵附近的清江发起进攻。但此时的李靖却非常冷静,他认真分析敌军情况后,认为清江守将文士弘乃是一员良将,其手下数万军队也都是精锐,并且唐军刚刚攻克重镇荆门,此时的敌军乃是哀兵,必定会进行殊*抵抗,若唐军急于进攻,很可能会吃亏。因此,李靖建议暂停进攻,待敌军士气衰落再出击,必能获胜。但急于表现的李孝恭根本不听李靖的正确主张,他让李靖留守,自己率兵急急火火的向文士弘发起了进攻。结果不出李靖所料,李孝恭大败而归,损失极大。李孝恭的失败,并没有让李靖惊慌失措,他沉稳镇定,组织留守*建立防御,收拢败退残兵,如此一来,唐军虽败却未乱,很快稳住了阵脚。对面的文士弘见无法继续进攻,就命令手下*四面出击,抢掠物资,士兵们手提肩扛,收货颇丰,但他的*也因此队形散乱,不成体系。而战场嗅觉敏锐的李靖立刻发现了敌军的这一大漏洞,他毫不迟疑,立马组织军队出击,文士弘军措手不及,一时间难以收拢,被唐军杀的大败,唐军一战歼敌一万余人,缴获战舰无数。失去了文士弘这支生力军后,夷陵自然无法坚守,很快,唐军攻克了夷陵城。

攻下夷陵后,李靖马不停蹄,亲率一支精锐*为前锋,目标直指江陵。此时,萧铣新败,损兵折将,手下可用之军有限,而他的援兵暂时还无法到位。趁此机会,李靖率军向萧铣军发起猛攻,接连取胜,歼敌俘敌无数,很快攻克了江陵外围的水城,并且缴获了大量舰船。

唐军诸将大喜过望,大家都认为凭借这些舰船,正好组建强大水军,一鼓作气拿下江陵。但李靖却又来和众人“唱反调”,他竟然要把这些数量众多的舰船全部遗弃江中,任其顺流而下。诸将虽然大惑不解,但鉴于李靖之前的超神表现,觉得一定有其道理,便请李靖解释,李靖解释道:

李靖的疑兵之计堪称千古奇谋,诸将大为赞叹,于是纷纷同意。

趁萧铣援军迟滞不前的机会,唐军一拥而上,将江陵围了个水泄不通,萧铣见唐军势大,援军不见踪迹,而城中又缺兵少粮无法坚守,只得开门投降。于是,看似固若金汤的江陵城被唐军不战而下,这完全要归功于李靖的“空舟之计”。

李靖军进入江陵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对于投降的萧铣及其部属,李靖也采取了宽宏大量的怀柔之策。这样一来,唐军很得民心,南梁的其他地区纷纷归降,剩余的萧铣*见唐军政策宽大,也都放下武器,接受了唐军整编。

李靖统帅三军,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可以说是立下了旷世奇功,李渊大喜过望,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

(二)安抚岭南

平定萧铣之战,李靖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李渊对他越发信任和倚重。不久,李渊任命李靖为荆州刺史,命他平定岭南诸地,并给了他册封官员的权利。

岭南处于南方偏僻之地,远离朝廷,各种势力鱼龙混杂,李靖采取了怀柔政策,派人分赴各地,进行招抚,对百姓加以安抚,对归降的各地官员许以官职,各地有感于大唐朝廷的宽宏大量,都纷纷归降。

由此可见,李靖虽然善战,却不好战,他深知自己前来岭南,最终目的是为了大唐的和平、安定,战争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而已,若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极好的。因此,他并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而是采取宽宏大量的怀柔政策,结果不费一兵一卒,岭南诸地就得以平定。这里可以看出,李靖是一位有着长远眼光,胸怀天下的卓越人物,而并不仅仅是只知兵事的带兵将领。

(三)平定辅公祏

公元623年,丹阳(今江苏南京)辅公祏举兵反唐。李渊命李孝恭为主帅,李靖为副帅,出兵讨伐。

辅公祏派大将冯惠亮率兵三万驻守当涂(今安徽当涂),陈正道率兵两万驻守青林,并且用铁索横亘长江,阻断水路,还修建了绵延数十里的建月城。这样一来,丹阳城与周围这些据点可以说是连成了一片,各处互为掎角之势,防守甚是严密。

战前的军事会议上,诸将大都认为冯惠亮、陈正道等人手握重兵,占据坚固的城垒固守,急切之间可能难以攻取,不如绕过这两个地方,集中兵力直接攻打丹阳,只要攻破了丹阳,其他地方自然不战而降。主帅李孝恭觉得这个方案很有道理,准备采纳。

不出所料,这次李靖仍然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丹阳城中也有精兵强将,并且丹阳城高墙坚,其防守能力只会更强,若唐军短时间内攻不下来,背后的冯惠亮等人围拢上来,唐军将会腹背受敌,还是应该先设法击败冯惠亮等人,解决后顾之忧后再取丹阳。李孝恭早已对李靖的才能心悦诚服,自然同意李靖这种更稳妥的行动方案,并将具体的行动指挥权交给了李靖。

面对冯惠亮等人坚固的城垒,李靖没有贸然采取强攻。他派遣一部分老弱兵马前去进攻,而自己则亲率精兵强将严阵以待。冯惠亮等人自然击败了进攻的唐军,他们见唐军如此不堪一击大为振奋,于是尾随败退的唐军急追,追击到李靖等人的伏击之处后,等待多时的唐军精锐突然杀出,冯惠亮等人猝不及防,被唐军杀的大败溃输,除少数人逃走外,冯惠亮、陈正道所部几乎全被歼灭。如此一来,辅公祏精心设计的丹阳外围水陆防线全线崩溃,宣告破产。

此时的李靖不再有丝毫犹豫,他亲自率领精锐*直取丹阳。辅公祏肝胆俱裂,根本不敢与唐军交战,他竟然在还有数万兵马的情况下弃城而逃了。无险可受的辅公祏*自然更是不成气候,在各路唐军的围追堵截下很快败亡,辅公祏本人也被俘虏处*。至此,辅公祏之乱被平定,大唐王朝统一大业基本宣告结束。

这一战结束,李靖沉着冷静的战事分析能力、卓越的战场指挥能力以及敏锐的战斗嗅觉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李渊对他大加赞赏,他对着众多大臣赞叹说:

李渊这话虽说可能有夸大之嫌,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李靖卓越的才干,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五、暮年壮心不已,荡平外敌

(一)攻灭东突厥

1.战役背景

隋末唐初,中原大地群雄并起,各路豪强争夺中原王座,无暇他顾,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势力乘势崛起,日益强大,这就是东突厥。

李渊太原起兵之时,为了换取北方稳定,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唐朝建立后,突厥与反唐势力勾结,与唐朝分庭抗礼。而且突厥仗着兵强马壮,不断派兵南下袭扰唐朝边境。

此后数年,突厥向唐朝发起大小战事无数,公元625年,突厥军队甚至进攻到了太原附近,唐军节节失利,甚至有*被突厥打的全军覆没。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突厥颉利可汗率十几万精锐骑兵进攻唐朝,从泾州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了距长安仅四十里的渭水桥边,形式万分危急,为了使突厥人退兵,李世民不得已冒险亲临渭水桥边,与颉利可汗结盟,突厥方才退兵。

由此可见,唐朝建立前期,在与突厥的对抗中,唐军处于下风,面对突厥强大的军事攻势,只能采取妥协防守的被动策略。

此后多年,李世民忍辱负重,大力发展民生,整饬军队,默默积蓄力量,准备有朝一日反击突厥,一雪前耻。

公元629年,东突厥国内突然发生变乱,好多部落相继叛离颉利可汗,又恰逢暴风雪,突厥各部发生饥荒,族人纷纷离散。反击突厥的机会,终于来了!

攻灭东突厥的战役打响了,在这场反击异族之战中,李靖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他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2.战役过程

公元629年年末,李世民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统兵十万,分六路反击突厥。

李靖认真分析敌我态势及战场形势后,决定采取隐蔽行军,突袭进攻的策略,准备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630年正月,正值寒冬,寒风凛冽,李靖亲率三千精锐骑兵,顶风冒雪,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人衔枚马裹地,一路疾行,在突厥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李靖军已经进驻了恶阳岭。

在恶阳岭,李靖见突厥人尚未发觉唐军行动,毫不迟疑,命令*立即向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进攻,在夜色掩护下,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了襄城。

直到此时,颉利可汗才发现唐军竟然已经杀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他大惊失色,认为李靖之所以敢孤军深入,背后一定有唐军大*跟随,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顾不得许多,立即下令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

见颉利可汗溜的如此之快,李靖并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强行追击。针对突厥内部离乱、人心不稳的情况,李靖决定采取离间之计。于是,李靖派遣间谍秘密进入突厥内部,分别游说颉利可汗的部属及将领。这招离间计果然奏效,不久之后,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康苏密向唐军投降了。

颉利可汗见心腹大将竟然投降了唐军,更是惊惧不已,现在他连碛口也不敢呆了,如同受惊的小鹿般向着阴山继续仓皇撤退。拼命后撤,队形不整的突厥军在撤退路上不断遭到唐军伏击,先后被柴绍、徐世勣杀败。不过毕竟瘦*的骆驼比马大,颉利可汗的*虽败却未乱,他还是退到了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并且收拢了不少败退回来的*。颉利可汗觉得现在的自己并不是唐军的对手,于是派使者到长安请降,表示愿意归附大唐。实际上颉利可汗心里却在打着其他的如意算盘,他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先转移到漠北,然后伺机东山再起。

见颉利可汗祈降,唐太宗表面上派人前往安抚颉利,实则内心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作为一位历经战乱、有着敏锐头脑及长远战略眼光的雄主,李世民绝对不可能放过这个一举平定东突厥的大好机会。而李靖就恰好和李世民有同样的想法,他揣测到李世民的真实想法,于是身在前线的李靖并没有放松军事准备,他对众将说:

但有人却认为此时不宜进兵,理由是朝廷已准许颉利可汗归降,而且使者已经到了颉利可汗处,这个时候恐怕不适宜前去攻打突厥。李靖解释说:

于是,李靖率军立即进发,到达阴山时遇到了数千突厥斥候*,大军一拥而上将这数千人全部俘获,命令他们随唐军而行,并且作为向导带路,大军向着颉利可汗的牙帐悄悄摸了过去。前军由李靖的心腹大将苏定方率领,他带领两百多精锐骑兵一路疾行到了距离颉利牙帐不足七里的地方,突厥人直到此时才发现唐军已经杀到。大惊失色的颉利可汗根本没有心情去看唐军到底来了多少,他顾不得许多,骑上战马仓皇而逃,突厥军队群龙无首,也是四散而逃。苏定方见颉利可汗要跑,率兵急追,但奈何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围堵数量众多的突厥军,眼看颉利带着*又要溜走,苏定方大急。恰在此时,李靖率后续大军急如星火,终于赶在突厥人逃跑之前杀到了。颉利可汗眼见自己被唐军团团包围,若不奋力一战,恐怕难以脱身。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游牧民族领袖,此时的颉利可汗反而冷静了下来。他迅速下令,安排手下将校收拢四散的*,突厥的可汗亲军也确实是精锐*,在各级将校的呼喝组织之下,竟然在唐军的围堵冲杀之下重新完成了集结。

见突厥军竟然完成了集结,战场嗅觉敏锐的李靖知道,原计划的逐个击破计划已无法实现,现在唐军要迅速变换阵型,当面锣对面鼓的与突厥军来一场正面厮杀,彻底的击溃他们!

令旗变换,号角齐鸣,训练有素的大唐精锐迅速变换阵型,步兵方阵在后,骑兵方阵在前,大唐军队无往不利的进攻阵型杀气腾腾,直指突厥军!李靖目光如炬,锐利的眼神注视着突然沉寂下来的战场。一声令下,冲锋号起,开始进攻!

身着明光铠,手持马朔的大唐精锐骑兵,如同金光闪闪的铁甲洪流向着突厥军奔腾而去。全身灰色皮甲,挥舞马刀的突厥骑兵,如同一条灰色河流,也向着唐军发起了冲锋。两河对撞,轰然炸开!血腥的厮杀开始了!

一场恶战后,尸横遍野,血浸满地,突厥人彻底大败。唐军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马匹无数。几乎成为孤家寡人的颉利可汗再次侥幸逃脱,但仅剩少量*的他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彻底败亡是注定的结局。不久,唐军大将李道宗擒获了一路逃亡、几乎筋疲力尽的颉利可汗,并将其送到京师长安。东突厥彻底宣告灭亡。

自隋朝以来,突厥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李靖灭亡东突厥,不仅解除了大唐边境的心腹大患,而且也洗刷了李渊、李世民先后遭受的奇耻大辱。大唐君臣一片欢欣鼓舞,在庆功宴上,太上皇李渊甚至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更是直接起舞,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臣武将们受到感染,亦是纷纷起身,加入跳舞的行列,于是君臣一起尬舞的千古奇景就这样上演了。如此开明的氛围、如此君臣一体的盛景,恐怕也只有此时的大唐才得以看见,李靖少年时所向往的圣明君主和时代,真的被他所遇到了,如此看来,李靖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二)攻灭吐谷浑

公元634年,年事已高的李靖已然在宰相之位上任职四年,可谓位极人臣。知进退、有分寸,深知盈满则亏的李靖明白,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于是,他已足疾为由,向朝廷请辞。见李靖言辞恳切,李世民自然明白此举深意,他大为感动,派人转告李靖说:

于是,李世民准许了李靖的请辞,并给予赏赐无数。待足疾好转,特许李靖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前往中书、门下参与政事。

到了这里,李靖戎马一生的使命似乎宣告结束。纵观这几十年的戎马生涯,行军打仗,李靖做的完美无缺,堪称顶级名将。但李靖绝不仅仅是一位名将这么简单,拥有顶级的战略思维、长远的战略眼光、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以及高超的御人手段,使得生涯中后期的李靖更进一步,成为了统御全军的帅才。

唐太宗时期,大唐军队将星璀璨,人才辈出,主帅李靖的统御教导、提携培养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众多的军事人才,也成为了大唐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坚实基础。这一点,从唐军攻灭吐谷浑一战体现的淋漓精致。

李靖辞官后仅仅两个月,吐谷浑突然进犯凉州,朝廷决定起兵反击。本以打算颐养天年的李靖听闻消息,顿时精神抖擞,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向朝廷请命,希望挂帅出征,讨伐吐谷浑。李世民大喜过望,随即任命李靖为三军统帅,统御侯君集、李道宗等各路将领,向吐谷浑发起了反击作战,一场大规模歼灭战,拉开了序幕。

李靖赴任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行军条件极为艰苦。但年事已高的李靖却精神抖擞,丝毫不为所动,一路迎风踏雪,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前线。到达前线,李靖不做丝毫停歇,立马组织各路将领,着手开展对敌作战。

首战发生在库山(今青海天峻),李道宗部击败吐谷浑前军,唐军首战告捷。

吐谷浑的首领伏允可汗也是个行军打仗的行家里手,吐谷浑军队虽然败退,但却没有成为无组织的溃退,伏允可汗命令*一边撤退一边把路途上的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马草断绝,诸将大都认为战马难以坚持,*不可再长途追击。侯君集与诸将所想不同,他说:

战略眼光卓绝的李靖自然赞同侯君集的观点,就目前情况而言,虽然战术层面不宜继续追击,但就整个大唐帝国西北战略而言,此时绝对是一战平定吐谷浑,换得西北边境长治久安的绝佳时机。于是,李靖决定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大军分成两路:李靖、薛万均和李大亮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两路大军一起向吐谷浑追击。

李靖亲率的北路军进展顺利。部将薛孤儿在曼头山击败吐谷浑一部,杀其名王,缴获大批牛羊已做军粮。李靖的主力*也先后在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击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的南路军进展也很快,他们深入大漠两千多里。这里荒无人*,气候异常,有时酷热难当,有时寒气袭人。最要命的是有时很难找到水源,*只能杀马饮血。唐军客服了重重困难,一路长途奔袭,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再次将其大败,俘虏多名吐谷浑部落首领。

此时的吐谷浑军已经彻底土崩瓦解,成为一摊散沙,各部落军队四散而走,各自亡命奔逃。李靖命令各路唐军继续追击,又连战连捷,唐军一直打到了吐谷浑西部的且末(今*且末)。伏允可汗的牙帐被唐军攻破,**伤无数,他的妻子也被唐军俘虏。

此时的伏允可汗身边仅剩一千多骑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久之后,逃到碛中的伏允可汗被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率众归顺大唐。到此,李靖率军经过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彻底攻灭了吐谷浑。此后的几十年,大唐西北边境再无大的战事,拥有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结语

平定吐谷浑一战,成为了李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此战结束后,年老体衰的李靖彻底告别了军营,决定颐养天年。公元649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九岁。一代军神,就此落幕,是非功过,且待后人评说吧。

大唐皇帝李治的人物简介

李治:

本书男主角,穿越而来,乃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也就是未来皇帝唐高宗。主角出生的那一天,就能说话,是为生而能言,极其妖孽。

无论这个世界有多少雄主名圣,无人可以否认,一个叫李治的少年奏响了汉民族的盛世华章,开启了无尽的征程第一步,把不可思议之极的野心最终华为焚烧世界的红莲之火。直到李治神秘的带着他的妃子们在九星连珠的那一天离开这个世界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正如他的出生,生命以妖孽开始,生命便如妖孽结束。

武则天:

本书第一*角,大家都知道武则天乃*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但在本书中她却只成为了皇后,盖因为无敌的男主角震住了她。武则天本是要参加选秀入宫的,但在选时被李治给拖走了成为了王妃,后成为太子妃,最后皇后。本书中武则天以她成为皇帝的谋略帮助男主成就霸业。

其他*:

上官青衣、萧淑然、竺寒暄(杨晴斋)、上官婉儿、武丽娘、金喜善(原名金胜曼,为了满足主角的虚荣,主角令其改名)、鱼玄机

大唐诗坛的绝世天才:27岁英年早逝,留下不朽诗篇

一个诗人*后,为了论证他是仙是鬼,*文坛各路高手隔空吵了一千多年。

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他们争吵的对象,是仅活了27岁的传奇性诗人李贺。

左边的人说李贺是鬼才。

太白(李白)仙才,长吉(李贺)鬼才。——宋祁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钱易

右边的人说李贺不是鬼,是仙,至少也是鬼仙。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李家自古两诗仙,太白长吉相后先。——姚勉

说到最后,没打起来。

因为大家其实都喜欢李贺的诗,都不愿看到他的诗名被埋没。

从晚唐的李商隐开始,千余年来,学李贺的诗人络绎不绝,代有人出。到了元朝,更是达到极盛,无论大诗人还是小文人,都以学习李贺诗为荣。明清以后,徐文长、龚自珍等大牛,也都深受李贺诗风影响。

李贺的诗被命名为“长吉体”,学习李贺的这一派,被称为“长吉诗派”。这都成注册商标了。

南宋大诗人陆游说,曹植、李白、李贺这三个人,“落笔妙古今,冠冕百世”。岂一个牛字了得!

1

李贺这么牛,到底是什么来头?

陆游说李贺出身贵族,是皇族王孙。李贺在世时,也经常说自己是“唐诸王孙”。见人打招呼,他总是自称“陇西李贺”。

这个身份当然是真的。

李贺的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问题是,传到李贺这一代,皇族血脉已经十分疏淡了。

李贺空顶着一个高贵的族望,实际上是一介布衣寒士。

他自小理想远大,想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在诗中,他常把自己称为“剑侠”“壮士”,也常把自己比喻为骏马。

但实际上,见过李贺的人,都说他一点儿也不壮,一点儿也不俊。

根据描述,李贺长相奇特,身材细瘦,长长的指甲,大大的鼻子,两道眉毛很粗,还连在一起,头发未老已白。

他还多愁,多病。

尽管他内心有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但年纪轻轻,表现出来却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在当时,没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貌丑体弱的少年,将会改写唐诗的格局。

除了他的母亲。

李贺的母亲并不知道她的儿子有多天才,但她知道她的儿子有多拼。

十几岁的时候,李贺每天别着一个破锦囊,骑着一头瘦瘦的毛驴,早出晚归。

一路都在苦思冥想好诗句,遇有所得,赶紧记下来,投入锦囊。晚上回来后,再挑灯整理。

他母亲看到他回来,锦囊里字条很多,就又气又心疼地说:

儿啊,你是要把心都呕出来才罢休吗?

李贺也写过自己多年抱病,拼命苦读的情景。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他喜欢的书堆满案头,最爱的《楚辞》出门也带着,舍不得放下。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这是说,自己读书读得两眼昏花了。

后来人称赞李贺“天纵奇才,惊迈时辈”,其实啊,这世上真的没有天才。如果有,一定是1%的天分,加上99%的勤奋淬炼而成。

2

无论是时代还是个人,对李贺来说,他都生得不是时候。

他大约出生于公元790年,略显尴尬的中唐时期。

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诗歌的盛唐气象就已远去。进入中唐,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遭受重创之后,整个唐王朝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个突出表现,是唐诗大腕的陨落。

这是一份大师逝去年表:

761年,王维逝世;762年,李白走了;765年,高适去世;770年,杜甫和岑参相继离去……

这些支撑盛唐诗坛的巨擘,在李贺出生前二三十年,均已作古。从此再无盛唐。

而跟李贺同时代的大诗人,我们可以列举几位的出生年份:

751年,孟郊出生;768年,韩愈降生;772年,白居易来了;779年,元稹也来了……

可以看出,当李贺开始正式写诗的时候,这些比他大十几、甚至二三十岁的诗人们,要么已名满天下,要么即将名满天下。

李贺的尴尬,就在这里。

时代如此不堪,一直在往下走。而诗人赖以情绪表达的诗歌,无论何种体裁、何种题材、何种风格,都被前人或同时代的大龄人写得没有余地了。

山水田园诗,王维之后,谁还敢写?边塞诗,高适和岑参之后,基本可以宣判*刑。通俗写法,白居易和元稹,已经写成万人迷了。怪咖写法,韩愈和孟郊,也早玩到了巅峰。还有一仙一圣,李白杜甫,形同两座大山,耸入云端。

李贺之前,唐诗的天空,灿若繁星,一颗就是一个大诗人。

要让别人在这么多的星星点点中一眼就认出自己,李贺只能另辟蹊径,让自己的诗与众不同。

他急切地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诗变得唯一:前人无法涉及,后人难以复制。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史书说他,日夕吟诗,鬓发斑白。

18岁那年,他已经自信找到了自己在唐诗中的位置,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位置。

他背上行囊,也许骑着那头瘦驴,出发去东都(洛阳),去找一个人。

3

李贺准备去找的人,叫韩愈。

韩愈是中唐文坛的扛把子,后来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此人耿直,讲义气,提携帮助了一拨困苦而有才的诗人。

李贺相信韩愈也能够发现自己的诗才,并为自己扬名。

唐人张固在他的《幽闲鼓吹》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极富戏剧性的会面。

李贺带着自己精选的诗,求见国子博士韩愈时,韩愈已经忙了一整天,又困又累。

门人把李贺的诗呈上,韩愈一边脱官服,一边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是什么*作,一来就写两军对垒,战事一触即发。韩愈被镇住了,赶紧往下看。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是秋风中的一场惨烈夜战,军号震天,碧血横飞。韩愈心中暗自叫了句“好诗呀”。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看来我军的战势不妙,但是援军正在赶来,准备度过易水。“霜重鼓寒”,夜里的寒意,侵蚀得鼓声很低闷。这么新颖的用词和搭配,看得韩愈啧啧不已。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为什么这么多战士手提宝剑,勇于赴*?为的是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啊。结尾,相当正能量。

“快请李贺进来!”韩愈赶紧重新穿上官服,让门人把18岁的李贺请进来夜谈。

有一种说法,韩愈只读到前两句,就催促门人把李贺请进来了。

这首《雁门太守行》,从此成为李贺的成名作。

而韩愈,则是第一个发掘并提携李贺的人。很快,李贺的诗名传遍天下。

虽然年龄、资历都相差很远,但韩、李二人在感情上均与社会流俗格格不入,他们在诗歌见解上的投合,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

就在这一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病逝。

李贺返乡守丧。期间,韩愈曾约上另一个大咖皇甫湜,去看望他,并当场给李贺出了个诗题《高轩过》,算是考验这个年轻人的当场作诗能力。

李贺不愧是奇才,洋洋洒洒一诗篇,又把二人镇住了。

在《高轩过》的结尾,李贺抒发了自己的处境与抱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我现在是枯草遇上春风,将来还要小蛇化成大龙。

韩愈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力量和追求,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时由寡嫂辛苦抚养长大的苦*日子,颇多感慨。

“年轻人,除下丧服后,去考个进士吧。”韩愈说。

4

李贺来了,又走了。落寞不已,郁闷至极。

20岁那年,他参加河南府试,作了一组诗《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被誉为应试诗的上乘之作。

明朝人评价他这组诗说,“二月送别不言折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咏登高,皆避俗法”。

可见无论在什么情境下,李贺写诗,都在苦心孤诣追求创新,绝不落入前人窠臼。

他也因此获得考官青睐,通过府试,当年冬天入长安参加礼部考试。

就在人生即将转运,李贺踌躇满志的节骨眼上,他突然被告知:政审不合格,礼部考试没你份儿。

理由是,有人举报李贺*去的父亲李晋肃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同义,应避家讳不能进考场。

野史记载,举报人是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

据说,元稹很喜欢李贺的诗,一日专程上门拜访,但因为元稹是明经出身,当时人看不起考明经的,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李贺遂不肯见面。元稹因此由粉转黑,并记恨在心,逮住机会报复。

不过,朱自清经过论证指出,元稹不可能举报李贺。

总之,我们可以由此看到唐朝文化圈的傲慢、偏见与倾轧,跟现在没什么两样。

李贺被除名后,韩愈十分气愤,专门写了著名的《讳辩》一文,替李贺抗争。文中说道: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抵抗世俗的力量,以及人心的险恶。

李贺黯然返乡。经此打击,他的绝望与痛苦,连同那颗被揉碎了的心,呕成血,酿成最苦的诗行: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

真是字字泣血,行行带泪。一个20岁的奇才,似乎一夜之间走到了五六十岁的悲凉的尽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

此时,离他写出那些传世的“鬼诗”,已经不远了。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5

根据李贺自己的诗歌描述,长安应试被除名后,他几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骑驴垂帽,生怕别人认出他是李贺。一个无望的背影,行走在萧条的古道上。

他想到自己的妻子,听说丈夫归来,来不及高兴,便从丈夫脸上读出了痛苦。“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妻子不忍询问落第的原因,却又禁不住泪流满面。

他还有母亲,还有弟弟,还有家。

现实生活的重压,终归将他从低迷的诗境中拉回来。

第二年,李贺应征召再赴长安,出任一个叫“奉礼郎”的从九品小官。

有人说,李贺得到这个低级官职,是他身为“唐诸王孙”的荫庇,有人说是因为韩愈的举荐。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李贺来说,他需要养家糊口,所以必须上任。

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这个低级官职给了李贺这个人,从此唐诗的天空,多了一些前所未见的、闪着奇诡光芒的诗行。

奉礼郎,属于礼部,是朝廷举行各种丧葬祭祀仪式的赞导。负责招呼参加仪式的君臣百官,排位次,摆祭品,赞跪拜,以及仪式结束后的善后工作等等。

说白了,李贺相当于*殡仪馆的一个工作人员吧。

他在这个职位上,干了整整3年。

在他,是人生的大不幸。在历史,则是唐诗的大幸。

因为,李贺在这个职位上写下了许多成就他“诗鬼”之名的“鬼诗”。

很多人,读到李贺的“鬼诗”,都惊叹于他的想象力驰骋人鬼仙三界,没有边界。殊不知,没有现实的经历打底,纵是鬼才如李贺,恐怕也写不出鬼气这么重、这么*真的诗。

灵玉君给大家看李贺一首著名的“鬼诗”: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诗中“南山”指的是终南山,当时是帝国王公大臣的埋身之地,尤其是北麓,有一片巨大的坟场。李贺作为奉礼郎,他不关心哪些人升官涨薪,只用关心出殡、送葬、祭祀一条龙服务。

这首诗就写了他在秋天跟随送葬的情景。

送葬是在黄昏进行,一行人迎着雨,抬棺走在细长的山路上,通往深山的道路两旁种满栎树。

到达落葬地点,挖坟、下葬、掩埋……全部工作做完后,雨已停,明月升空,如同白昼。此时,新坟前面点着漆灯(鬼灯),鬼火飞舞,旧鬼迎接新鬼,山间一片热闹。

瘆不瘆人?但这就是李贺的工作实录,如果说有想象的成分,可能就在最后一句吧,其余都是写实。

再看李贺的其它奇诡诗行,基本都是他在职务工作中的体验,加上适度的想象书写而成。

他熟悉葬礼流程,对深山墓地环境,也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他熟悉祭祀仪式,也经常与宗教巫祝、神道系统等人员打交道,写起他们的宗教活动,自然十分顺手。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

知道了李贺的工作内容,这么多凄凉怪异、神神叨叨的诗句,读起来是不是就真实很多?

唐代的奉礼郎,恰好来了个诗人,这个诗人也许是李贺,也许是杜贺、张贺,只要他来了,用心工作,用诗笔记录日常,他就是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诗鬼”。

这或许是李贺人生大不幸中,唯一的大幸。

6

在李贺当奉礼郎的三年间,唐朝的诗人们发现,他的诗注入了一股奇瑰诡谲的气息,一股让人读之欲罢不能的邪魅之气。

《旧唐书》说,李贺的诗“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

一时之间,学习李贺的诗风成为文坛风气,但是,没有一个学得像,学得好。

是啊,他们即便有李贺的才气,若没有李贺的经历,也是白搭。

李贺原本多愁多病多叹息,如今,见惯了生*,看多了神鬼,变得愈加纠结和苦恼。

他始终在追寻,世间万物为什么不能长留。他写过一首《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诗人说,时光飞逝,是因为传说中有六条龙驾日飞奔。那我就将龙足斩下,吃掉,这样日夜就不会交替,时间就不会流逝。

但诗人很快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时光流转,生命易逝,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逆转的。你看一代雄主汉武帝,现在也只是一堆白骨埋在了茂陵,而千古一帝秦始皇,*后消耗了大量的鲍鱼,仍旧难掩尸体的恶臭。

言外之意,何况我们这些历史中的小人物呢?

后人读李贺的诗,总感觉到诗中强烈的*亡意识。

由于史料有限,我们已经无法还原李贺在长安的三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能从他的诗中窥见他的消沉,与日渐暗淡的内心。

他对奉礼郎这种不入流的小官,显然是不满意的,但又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他在这个职位上,早起晚归,疲于奔波,而阴森鬼魅的氛围,无疑加重了他的阴郁。

他可能在此期间生过一场大病,本来瘦弱的身子,变得更加不堪,20多岁已经老样老相。

人生与诗,互相影响。

他的诗中,充斥着鬼、血、病、泣等暗黑之辞,一半是写实,一半是心境。

某夜,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回到故乡,醒来后写了一首《题归梦》: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梦到了母亲的微笑,梦到了弟弟在劳作,最悲哀的是,梦到了妻子临*不瞑目,像灯光照着*鱼的眼睛,还在盼着丈夫归来。“灯花照鱼目”,悲从中来。

也许是在这个梦之后不久,李贺拖着病躯辞了官,离开长安。

那首享誉天下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正是诗人从长安返回河南昌谷(今洛阳宜阳)途中所写。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曹魏时期,魏明帝命人将汉武帝时立在长安的金铜仙人,运往洛阳。铜人被装载上车前,竟潸然泪下。李贺用这个历史传说,写出了自己的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遭际之惨。

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意境辽远,想象力爆棚,被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古今但凡写诗的人,对这一句都爱不释手,很多著名诗人都曾把它“偷过来”,写到自己的诗里。

有个叫石延年的宋朝人,对了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遂成千古绝对。

有唐一代,号称开创诗派的诗人不少,但真正将生命与诗歌融为一体,让诗歌放射出奇异色彩的,恐怕只有李贺一人。

7

回到故居后,李贺或许有过片刻的欢乐,或许没有。

很快,他又要面对现实的生计问题。

因为家庭陷入困境,他的弟弟先离开家,去江西谋事做。接着,李贺自己前往山西潞州,投奔韩愈的侄婿张彻。

在潞州幕府三年,李贺寄人篱下,借酒浇愁。

敏感的心,备受痛击。

公元816年,秋天。他离开潞州,苦闷返乡。第二年就因病辞世,年仅27岁。

史家普遍认为,《秋来》一诗,是李贺临*前所写的绝命诗。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亡来临时,诗人的哀思尽在诗中:这个秋夜,凄风苦雨,桐风惊心,衰灯昏暗。本以为满腹文章,可以换来功名,增加生命亮度,进而推延*亡的到来。怎料功名不就,壮志成空,唯有香魂冷雨,凄厉鬼唱,遗恨地下,千年难消……

后来,李商隐为李贺写传记,说李贺临*时,看见一位骑龙的红衣使者来召他回去,李贺说母亲还病着,他不愿去。使者告诉他,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等你为此楼赋诗写记呢!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呀!走吧!李贺独自哭泣,一会儿就气绝了。

李商隐是个讽刺高手。他写这段灵异故事,其实是为了说明李贺短短的一生,怀抱奇才,却屡遭排挤诽谤,不受待见。为什么天帝特别欣赏他,而人间反倒不珍惜他呢?

自古天才多命苦,李贺逃不过这个定律。他生前苦极,*后红极。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他审定并编好自己的诗卷,总共233首。亲人无可依托,遂交给好友沈子明保管。

多年后,沈子明想起这位亡友,不忍其天才被历史遗忘,于是请求当时最著名的“小李杜”,一个为李贺的诗集作序,一个为李贺作传。

至此,李贺在唐代诗坛,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式确立下来。

论天才早逝,他与初唐的王勃,成为后世最惦念和扼腕叹息的两个诗人;论诗风浪漫,他被认为是屈原最纯正的继承人,无出其右;论唐诗大宗,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诗三李”,冠绝百代;论诗名之盛,他在诗仙、诗圣、诗佛、诗豪等等名号皆被占尽的情况下,独得“诗鬼”一名,震天动地;论传世影响,千年来,多少文坛大腕,为了他是仙是鬼,争辩不休;……

李贺生前曾自叹“天荒地老无人识”,而今,我们可以替他大喊“雄鸡一声天下白”。

他的诗,他的名,不朽!

鹿上闲客最爱历史团队诗词部撰稿人。

本文链接:http://www.lanmudan.com/html/879628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