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途见闻趣事

萧山教育科研网?萧山区教研室搬到哪里了

江南实验小学和萧山高桥小学哪个好

9月21日,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国际部在江南实验小学正式成立,这个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正式启动,为在我市及周边地区投资兴业的德国客商子女提供了标准的德式教育,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我市国际化办学的资源。据介绍,江南实验小学国际部是江南实验小学与德国国际管理与经济学院共同创办的一所德国学校,目前共有师生20多人,其中外籍教师6人,学生全部为德国籍孩子。学校不仅着眼于德语教育,也把目光放在英语及汉语教育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优势。

高桥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城区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就明确了的办学目标为:打造一所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的精品学校。从1995年建校至今,已由5个教学班发展至如今的4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2426名,教职员工139人,学校占地面积也因高桥初中的迁建由22亩扩大到50亩,成为萧山区内规模最大的城区小学。学校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宽阔的校园广场、漂亮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舞蹈房、电脑室、电视台等设施齐全,大屏幕彩电、多媒体配套设备进入每个教室,教师办公室内电脑、空调一步到位,网络信息系统、校内电话系统、智能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家校互联系统、电子防盗系统等六大系统构成了高效的交互平台。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郁,是孩子们读书求知、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学校注重科学管理,理念先行,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每一个今天,是为了着眼于学生的每一个明天,学校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明天负责,为学生明天自主地创造性地追求人生幸福打下文化的、精神的、能力的基础,基于这种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于是,“立足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的主流思想。办学十四年,历经艰辛,学校依靠历任领导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奋发图强,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跨入了萧山区知名学校行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萧山区红领巾示范学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区绿化先进单位、杭州市家长示范学校、萧山区健康促进学校、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等。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内涵发展是根本,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始终坚持“顾全大局,服务师生,奉献自我”的工作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赢得了全体教师的信任,成为引领全校教师探索教育规律,投身教育改革实践的坚强集体。“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只有打造出一支与时俱进的名师梯队,学校才能和谐、持续发展。”学校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激发人气、凝聚人心。教师素质,师德是核心。学校倡导全体教师积极开展以“外塑形象,内炼修养”为目标的系列化师德创优活动,“德艺双馨”成为教师的共同理想,“文明从教”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为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脱颖而出,学校制订了《教师培养规划》;组织开展“师徒结对”、“学术沙龙”、“青年教师协作组”等活动,学校还通过搭建平台,扩大交流,拓展教师成长的空间,与杭州拱宸桥小学等名校结对,派出骨干教师到王崧舟等著名特级教师身边挂职锻炼。同时,学校还与区内的几所兄弟学校结成联谊单位,经常互派教师开展业务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优化,全校85名专任教师中合格学历达100%,大专以上学历占94.1%;其中本科学历占53%。一次次打磨雕琢,一项项人性化的举措,凝聚了人心,构建起了现代学校的“学习型”团队。学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名优骨干教师,有萧山区首届名校长倪柏根校长;有被评为区首届名师的来春霞、叶青、汪利华老师,有叶青、顾云涛、傅琴、汪丽华、王海燕、谭柳英、周雪凤、李乔、单筱奕等9位杭州市教坛新秀,还有萧山区优秀教师6人,萧山区教坛新秀26人。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51人,一支以名优教师为领头雁,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新型教师队伍正在不断形成、壮大,为高桥小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引领,内涵发展“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科研强师”是一把探索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金钥匙。早在1995年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科研先导,创建特色”的办学思路。从此,学校迈上了“科研引领、内涵发展”的改革之路。短短十年,高桥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科研理论成果,课题报告、教学成果多次在区、市、省获奖,其中《多主体激励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的构建与运行》获杭州市新课程改革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加强课外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等多项研究成果获萧山区一等奖;另有80多篇教师在省、市、区获。学校科研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专家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杭州市、萧山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的科研工作已声名远播,山东、江苏、宁波等地的同行、专家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以“育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开展爱心活动,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成立法制学校,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开展环境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解除学生心灵的困惑;学校还每年开展“二十佳好少年”评选,在全校学生中树立起全面发展、拥有特长的学习典范;学校每年都充分利用元旦、建队节、六一节等开展“图书义卖”、“校园吉尼斯”、“厨艺大比拼”、“游戏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体验快乐、陶冶情*。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积极组织音乐、科技、绘画、体育、趣味数学、写作、阅读、英语等学生社团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吹打乐队在浙江省比赛中获二等奖,曾代表萧山区参加杭州市中小学艺术节的开幕式表演;校合唱队、舞蹈队先后7次在杭州市、萧山区获一、二等奖。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曾连续三年获区学校体育考核前六名。学校足球队、排球队、篮球队、三棋队多次参加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学校三棋队也曾在区级比赛中次荣获团体第一名、第二名。铺毫挥墨,吟诗作画,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刚劲有力的书法,栩栩如生的画作,彰显出学生深厚的艺术功底,有6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书画比赛中获奖。学校科技教育从普及走向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180余名学生先后在全国、省、区获奖。全面有效的教育培养,使一只只雏鹰飞羽渐丰,展翅高翔:吴锦菁同学在第十三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中荣获国内八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卢怡以优异成绩被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录取,郑沛奇同学轻松考取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近四届毕业生中有2人升入杭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创新班学习,近三年有5人被杭州外国语学校录取。文源书香,伴随成长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积淀,是文化和历史的化石。走进高桥小学的大门,“文源”二字格外引人注目,高桥小学风雨十载,沉积了以“文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近几年来,学校扎实开展了“加强课外阅读,提升人文素养”研究,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为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目,使他们“开卷有益”;学校在完善校级图书馆建设的同时,还发动学生收集优秀书籍,建成富有特色的班级图书馆。让学生在午间、课间自主阅读。知识和文化在这里默默交流,友谊和爱心在这里悄悄传递。学校还每周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悟中有得。此外,还开展好书推荐会、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与书为友,与文相伴。莺歌燕舞喜盈大地,书香墨香飘满校园。为了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验读书的乐趣,学校每年举行隆重的读书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有的传唱童谣;有的琅琅上口地吟颂《三字经》、讲述先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有时老师也同台登场,或深情吟诵,或高谈阔论;广大热心的家长也会粉墨登场,探讨家庭读书教育的经验……朗朗书声绕校园,浓浓书香飘万家。学校系列化读书教育活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也带动着每一个家庭,许多家庭建成了各有特色的家庭书吧,家长们主动担当辅导员,保证了学生的家庭读书质量。文源书香伴我行,扎实推进的读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修养,结出累累的硕果:2002-2004年,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杭州市、萧山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学生在各类读书活动比赛中成绩斐然,60多位学生在省、市、区读书征文比赛中等奖,有150余篇学生习作在报刊杂志发表。尾声今后几年内,高桥小学将追求更高的目标:即打造大文源教育,构建高品质学校。一、凝心聚力,打造有品位的学校。目前,教育局已为我们高桥小学绘制了美丽的蓝图,目前正在动工兴建投资2000万元的一幢文源大楼和一个风雨*场,同时将对学校的外墙面的形象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对学校外的绿化带进行生态式停车场改建。这将在硬件上进一步提升我们学校的品位。更为重要的是,高桥小学正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于打造“文源教育”这一优质品牌,我们希望借助于“文源教育”这一品牌的经营,以“文化之源,文明之源”为宗旨,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将学校的优势项目培育成学校的特色群。当然,我们深知,建设有品位的学校离不开全体家长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整体开通文源网,开设校长信箱,加强校校通短信平台的沟通作用,开放课堂、食堂等举措,让我们的家长能更好地理解学校工作,支持学校工作,帮助学校工作。二、整体发展,建设有品位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建设高品质学校的关键和抓手。目前,我们高桥小学已经建设起了一支素质优秀、乐于奉献、努力进取、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一支以名优教师为领头雁,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和壮大,并在教育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三、全面发展,培养有品位的学生。针对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要求,我们认为我们的学生首先必须是本土的,即我们希望通过书香校园建设等载体,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传统道德;其次我们认为我们的学生应该是现代的,即希望通过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的实施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民主性、主体性、公民意识和学习精神。同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是面向世界的,即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通过英语村活动、开展中*流互访等手段,让学生从小就能适应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回顾历史,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走过十年发展历程的高桥小学,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全校师生将秉承“爱众亲仁,乐学笃行”的校训,坚守“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理念,满怀信心,大步迈向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我们相信,凭着高桥人的智慧和勤奋,高桥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最后我推荐你选择江南实验小学!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经济情况和你小孩应该适应那所学校来确定你选择的学校!~~~~~~~~~~~~~~

萧山二中老师名单

萧山二中老师名单如下:

萧山二中老师名单包括:来阳艳、范毅星、钟银红、周燕、王乐燕、冯佳萍、施佳淇、谢玉梅。其中,来阳艳是该校历史上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范毅星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钟银红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

周燕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王乐燕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冯佳萍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施佳淇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称号的毕业生,谢玉梅是该校荣获教坛新秀的毕业生。

拓展资料:

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创办于1954年,旧址位于萧山区临浦镇戴家桥畔。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几代人的勤勉耕耘,奠定了萧山二中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卓著的教育声望。1996年5月,学校被省教委命名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2004年11月,又顺利晋升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办学条件

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58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省、市、区级教坛新秀18名,省、市、区级优秀教师9名。

省、市级课堂教学大赛获奖者6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12名,区级优秀班主任10名,参加过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骨干教师25名。另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区内外崭露才华,开始担当起再铸二中辉煌的历史重任。

办学理念

多年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管理策略,形成了“务实、求真、博采、创新”的优良校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校园环境

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为满足人民群众要求子女读优质高中的强烈愿望,在萧山区委、区*的关心下,学校自2003年3月开始易地新建,2004年7月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区青山环抱,流水潺潺,环境得天独厚。

校园内香樟掩翠,芳草如茵,景色优美怡人。学校现有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37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余元。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新型校园为莘莘学子提供了高品位的学习环境和高档次的生活设施。

萧山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史年鉴

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于1978年7月。1985年,经杭州市人民*批准并报浙江省教育厅备案,成为相当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县级进修学校。

1996年,萧山教师进修学校经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审核确定为杭州教育学院萧山小教教学点。

2003年,在原教学点的基础上批准成立“杭州师范学院萧山成教分院”。(现更名“杭州师范大学萧山成教分院”)

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干部的培训,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以及组织各层次的学历进修班等。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部分培训项目已面向社会。

建校三十年间,教师进修学校先以教师学历达标教育为主,共培养和输送中师(或相当于)毕业生3309人,高师(专、本科)毕业生686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中师函授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中师自学考试先进单位等。

从1996年起,学校先后与有关高校联合,举办以教师高学历进修为主的大专、本科教学班和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班。十余年来,已有2184人大专毕业,1800人本科毕业,40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学校先后被杭州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评为先进(优秀)教学点。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各类学科、岗位、技能及全员培训等,累计达10万人次,为萧山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5年,学校分别被评为浙江省中学教师主题培训先进集体、杭州市“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集体。

本着为萧山教育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从2001年起,学校先后设立了杭州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助学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培训点、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点等,其培训项目不断拓展,培训对象已向社会延伸。先后接受8.8万人次报考,有5万人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2003年学校被浙江省语委评为(普通话)先进测试站、2007年学校荣获“杭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

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内设机构主要有*政办、培训处、进修处、招生办证处、总务处。学校在编教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现任校长杨炳耀。校址在城区的育才路1268号。 2008年极不平凡,有喜有悲且可歌可泣。继南方出现严重冰冻灾害后,四川汶川又发生了大地震,从中央到地方,从*的*到普通*员,从**到一介平民,抗灾救灾的大无畏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得到了生动的演绎。而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更是实现了*人梦想,向世人展示了*民族的风采和强大的凝聚力。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与改革开放同步,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喜逢30周年校庆,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隆重而简朴的庆典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30年的发展成果。省市教育部门及萧山区委、*、人大有关领导的到会祝贺,老领导、老同事及部分兄弟学校领导的应邀出席,校庆活动为扩大学校影响,传承学校优良品质,提升学校美誉度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2008年,学校继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人民路迁址通惠南路校舍后,于上半年再次搬迁至育才路新校舍。从最初的木结构旧瓦房到今天的现代化高楼,三迁校址的过程折射着萧山教育的发展变化。

2008年是萧山的“教育品牌建设年”。学校以区教育局确定的“创品牌、促均衡、提质量、树形象”为工作重点,本着“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一个中心——教师教育质量,努力做好两个服务——为基层教师服务、为基层学校服务,着力打造三个板块——干部、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教师的高学历进修及各类证书考试的组织。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45期(班),有10596人参加培训。举办各类专、本科高学历进修班 28个,学员927人;组织普通话测试、全国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18次,计6229人报考,4273人获得相应的等级或合格证书。学校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评为优秀教学点。

2008年上半年,学校召开了第十一届工会会员大会,按计划进行了工会换届选举,成功实现了工会班子的新老交替任务;下半年,根据省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的统一部署,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杭州市萧山区2008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区级培训工作的通知》并召开有关工作会议,从指导思想到培训对象、时间及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布置。

2008年,学校财务接受审计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2008年底,学校在册教工有35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占57.7%;有中级职称的11人,占42.3%。另有离退休教工33人。姓名职务内容备注来玲娟*支部*全面主持*支部工作兼管幼儿园干师训工作杨炳耀*支部副*分管*务工作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兼管中小学干训工作项祖法*支部委员分管组织工作副校长分管培训处、进修处、

招生办证处及教科研工作法人代表天一业余培训学校沈一飞副校长分管总务处、教导处及安全卫生、

该校教师业务培训等工作杨曙光*支部委员分管纪检、宣传工作工会*全面主持工会工作 4月止办公室主任分管档案室、网站;

负责文书、人事、劳资等工作陈伟忠工会*全面主持工会工作 4月起总务处主任负责后勤管理工作陈晓澜培训处主任负责教师各类培训管理

(以中学为主)戴剑云培训处副主任主要负责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朱黎明进修处主任负责高学历进修教学管理工作暂兼办证处

主任工作董丽鸿教导处副主任负责职高幼教班教务工作潘云林招生办证处

主任负责各类招生、报名、办证等工作暂负责学校

迁建工程姓名职务内容备注来玲娟*支部*全面主持*支部工作兼管幼儿园干师训工作杨炳耀*支部副*分管*务工作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兼管中小学干训工作项祖法*支部委员分管组织工作副校长分管培训处、进修处、

招生办证处及教科研工作法人代表天一业余培训学校沈一飞副校长分管总务处、档案室、网站、

安全卫生等方面工作杨曙光*支部委员分管纪检、宣传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文书、人事、劳资等工作陈伟忠工会*全面主持工会工作总务处主任负责后勤管理工作陈晓澜培训处主任负责教师各类培训管理

(以中学为主)戴剑云培训处副主任主要负责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朱黎明进修处主任负责高学历进修教学管理工作暂兼办证处

主任工作潘云林招生办证处

主任负责各类招生、报名、办证等工作暂负责学校

迁建工程董丽鸿区*借调到瓜沥镇进行机场征地*工作陈伟忠男,萧山人,1967年11月生。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体育系。1990年加入*。2006年评聘为中专高级讲师。

1991年毕业后分配在萧山城厢镇朝晖初中任教,曾担任校团委*。1998年8月调入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并先后担任总务处副主任、主任的职务。1998年起任校工会委员,2008年5月当选为学校第十一届工会*。

1995年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杭州市业余训练先进个人;2005年校先进工作者;2006年*员积极分子。2007年取得游泳项目*一级裁判员资格。杨曙光男,诸暨人,1953年7月生。1977年毕业于江西九江师范学校美术专业;1996年取得浙师大美术教育大专学历。1985年加入*。1998年评为中专讲师。

1970年下放在江西省瑞昌县高丰公社务农,曾担任大队团总支副*、通讯报导组组长等职;1974年被选调至公社及电影放映队工作;1977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在江西省瑞昌县中学(后为二中)任教,曾任校工会和团委委员;1981年8月调入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并先后担任电大工作站负责人、*支部委员、办公室主任的职务。1982年起先后担任校工会委员,工会副*、*,工会直属片基联会主任等职。

1984至1986被县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998、2003年分别被市(区)教育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称号;2002年被区总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教育系统老龄工作先进工作者。

本文链接:http://www.lanmudan.com/html/879631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