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学院教务处(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和*
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电话如下:办公室为029-88166156、教学研究科为029-88166166、教学质量管理科为029-88166133、实践教学科为029-88166165、教务科为029-88166169。
二、西安邮电大学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创于新*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由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学校是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校*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组织”称号,被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委”称号。
学校坐落在西安市南郊文化区,占地1500余亩,设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现有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图书馆藏书167余万册。设有研究生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物流学院)、理学院、*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物联网与两化融合研究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8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级工程实验室、*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以及20个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2016年7月,陕西省人民*、*邮政局签约,共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3个*级特色专业和*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6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6人,客座教授130余人。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截至3月,获批*级教学立项项目13项,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43项,省级教改立项41项,获*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8项,省级教学名师14人。拥有*级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教学团队13个。学校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西邮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获批陕西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科技部“众创空间”、入选*互联网新闻中心双创发展办公室“*创业创新典型高校”,获批*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百城千校”试点院校(全国共有17所,省属院校仅6所),入选省委高教工委首批“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省科技厅首批“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入选团省委“全省第二批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获批省人社厅“全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省中小企业局“首批陕西省中小企业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方向)”,在省内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深度融合、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360网络空间安全特长班”“物流管理顺丰班”“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班”等产学协同、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两项成果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研发的GPU芯片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化项目。近年来,承担*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等*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全校教职工共发表论文15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3000余篇,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等40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多个*和香港、*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多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与国际电信联盟ITU、亚太电信组织APT等国际学术机构,美国IBM、英特尔、美国思科*、红帽*、优科无线*、*仪器、德州仪器、阿尔特拉、甲骨文、德国西门子、印度塔塔*,和国内的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移动、*电信、*联通、*通信服务、京东、用友软件等通信、邮政、电商、软件领域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jyc.xupt.edu*/,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安邮电大学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创于新*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由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学校是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校*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组织”称号,被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委”称号。
学校坐落在西安市南郊文化区,占地1500余亩,设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现有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图书馆藏书167余万册。设有研究生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物流学院)、理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部)、*学院、数字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8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级工程实验室2个、*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以及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2016年7月,陕西省人民*、*邮政局签约,共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3个*级特色专业和*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西安邮电大学转专业政策
西安邮电大学转专业政策自由转出,审核转入。
不能转专业的情况:
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转入上一批次者;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者;应作退学处理者;跨学科类别的(文转理、艺术类等);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国际班、国防生、民族班、小语种、体特生等);体条件不符合转入专业体检标准的。
不符合转入专业基本条件者。
转专业程序:
有意转专业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对学生资格进行初审,并签注意见后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各学院转专业上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后,将申请学生名单转入拟接收学院。
教务处汇总各学院转专业审核办法,由教学委员会审议并公示后,进行实施。各接收学院按照审核办法对申请拟转入学生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学生方能转入新专业,并将最终转入名单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各学院转入学生名单,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教育厅。
西安邮电大学学校概况、师资力量及对*流:
学校概况: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
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10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
对*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开始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2019年会计学专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实验班开始招生。
本文链接:http://www.lanmudan.com/html/879638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